第一百八十九章真假玉璽!(第2/2頁)

想到這裏,眾人全都殺氣騰騰的看著紫木公子,主位上的袁紹也把大手擡了起來,只要一揮下去,立刻人頭落地,一了百了!

“諸位,在下不過是個小小的護寶官,人微言輕,見識有限,但有一個道理還是明白的,大將軍若想稱霸天下,一統九州,需要一枚玉璽作為號召,而這裏恰好就有一枚,剩下的,就不必小人多言了吧!”

一語驚醒夢中人,紫木公子幾句話出口,大堂上的眾人立刻眼前一亮,“對呀,大將軍袁紹需要一枚玉璽,這裏又正好有一枚,這就足夠了,至於它是真、是假嗎……,呵呵,只要袁紹說是真的,河北一眾文武說是真的,那麽普天之下,誰又敢說這枚玉璽是假的呢?”

天下間的事本就如此,真真假假,難以分辨,只要說的人多了,假的也能變成真的,難道還能有人拿著真玉璽前來鄴城辨別不成,那樣更好,真的假的,就全留下了!

另外嗎,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就是秦始皇傳下來那枚玉璽,也未見得就是真的,這裏面可是有一段典故的!

昔日,楚人卞和在荊山之下,見有鳳凰落於石上,隧獻石於楚文王,解之,的美玉一枚,命名為‘和氏璧!’

後來這塊美玉幾度易手,輾轉於各國諸侯之間,還發生過‘完璧歸趙’的故事,最後秦始皇一統六國,得到了這塊美玉,令良工琢磨為璽,丞相李斯親自撰文其上~‘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秦二十八年,始皇帝巡視洞庭湖,風浪大作,大舟將覆,急投玉璽於湖,風浪乃止,也就是說,那枚傳國玉璽已經扔進洞庭湖裏了!

等到了秦三十六年,秦始皇巡視華陰時,有人手捧玉璽,站於道中,曰:‘持此還祖龍’,而後消失不見,於是傳國玉璽才回到秦始皇手裏!

問題就出現了,已經扔進洞庭湖的玉璽,怎麽又被送了回來,神仙之類的東西,虛無縹緲,不可信也,否則也不會等了八年之久,才把玉璽還回來,難道說神仙也要把玩一陣子,才戀戀不舍的還給秦始皇嗎?

透過重重的歷史迷霧,再拋開神仙之類的偽命題,最後我們可以還原出一個真實的故事,“在洞庭湖時,因為風浪太大,玉璽不小心掉進了水裏,以當時的技術條件,是無法打撈的。

可當皇帝的又不能沒有玉璽,所以秦始皇費盡心思,又令人找來一塊質地相似的美玉,讓工匠重新雕刻了一枚新玉璽,最後再玩了個‘神仙還玉璽於祖龍’的政治小把戲,蒙騙世人而已,不用說,以始皇帝的性格,那些知道真相的工匠、侍從,最後肯定都被滅口了!

也就是說,真正的那枚玉璽,應該還在洞庭湖裏沉睡呢,現在傳下來這枚,本身就是一件仿制品,或者說是‘二代玉璽’,只不過它確實是秦始皇傳下來的,又經過幾百年的歷史沉澱,才有了如今被神話的地位!

既然秦始皇都能作假,那咱們為什麽不能,只要嗓門高一點,在把故事的來龍去脈編的嚴謹一些,假的也就變成真的了!

想通了這些關系後,袁紹的臉上頓時多雲轉晴起來,“瞪眼說瞎話,本來就是門閥的基本功之一,另外嗎,這個叫紫木公子的家夥,也不能殺,有了他,才能證明這枚玉璽的來歷呀!”

“恭喜主公,天賜玉璽,一統天下,指日可待!”謀士許攸最是油滑,第一個跪下行禮,拍起馬屁!

“恭喜主公,天賜玉璽,一統天下,指日可待!”別人也不是傻瓜,立刻跟著喊了起來,聲震屋瓦,格外賣力!

“哈哈,好,此乃天意如此呀,立刻昭告天下,就說傳國玉璽,落入本大將軍手中了!”袁紹臉上也樂開花了,把那枚玉璽抱在懷中,把玩個不停,而後又看向紫木公子,“你獻玉璽有功,以後就留在本大將軍身邊,繼續做‘護寶官’吧!”

“多謝大將軍賞識,小人結草銜環,誓以死報!”紫木公子立刻下跪行禮,一臉感恩戴德的模樣,心中卻在暗暗計較,“蕭逸,本公子如今又有本錢了,咱們好好的再戰一場,論個輸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