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改元‘興平’(第2/2頁)

大殿裏,文武百官都在高興,唯獨蕭逸暗暗皺起了眉頭,他並不反對皇帝改年號,更不介意大家一起慶祝一下,可這件事由伏完提出來,似乎就有點疑慮了,要知道,這家夥的家裏,可還藏著一頭鳳凰呢~~~

………………………………………………………………………………………………………………………………………………

“啟稟陛下,老臣-楊彪有本啟奏!”

一位白發老臣從武將之首的位子上站了出來,並不下拜,只是微微躬身一禮,大殿裏有這個資格的人只有一個~~太尉楊彪!

楊彪出身於著名的弘農楊氏,曾祖父楊震、祖父楊秉、父親楊賜都官居‘太尉’,並且都以忠直而聞名,如果說袁家是‘四世三公’,那麽楊家就是‘四世太尉’,在名望上毫不遜色,只不過楊家人比較低調,一向詩書傳家,對政治過問的不多。

除了官居‘太尉’,楊彪還是四朝元老,資歷深厚無比,是大漢官場上的常青樹、不倒翁,幾十年來,無數大滔大浪,朝堂上的官員換了一批又一批,連皇帝都換了四個,唯獨他老人家,穩坐釣魚台,平安無事,就憑這份本領和資歷,連丞相曹操都禮讓他三分,恭敬的稱呼他為‘老大人!’

“老愛卿有話請講,朕定然應允!”劉協的腰挺得更直了,雙眼冒光,真找到了幾分君臨天下的感覺。

“大漢之所以社稷動蕩不安,皆因陛下年幼,主少國疑,一些亂臣賊子才敢窺視神器,妄自尊大,如淮南袁術就是此例,故而老臣請陛下早行‘冠禮’,昭示天下!”

太尉楊彪這番話可謂是含沙射影,尤其‘亂臣賊子,窺視神器’一句,明罵袁術,暗指曹操,真是話裏都帶著刀子。

你們不是欺負皇帝太小嗎,那就讓他成年好了,在世人的眼裏,行過‘冠禮’就是成年人了,可以履行一個成年君主的權力和義務,看誰還敢不敬!

“嘩!……嘩!”

群臣中頓時一陣大嘩,有些聰明人已經明白過來了,難怪侍中-伏完上奏改元,原來在這等著呢,前面不過是個鋪墊,冠禮才是真章!

對於帝王而言,‘冠禮’具有特殊的意義,從周代開始,在位之王一旦去世,皇子無論年長或年幼都可以即位,但若未成年行‘冠禮’則不可親政。

比如周成王幼年繼位,由周公攝政,直至其成年。嬴政十三歲即秦王位,但也是直到二十二歲,‘冠禮,帶劍’,方才親政,從天子至士庶,冠禮都是“成人之資”,未行冠禮者,“不可治人也!”

“老太尉,按照古禮,男子二十而冠,陛下年方一十三歲,過了年,也不過十四歲,倉促舉行成年冠禮,似乎不妥吧!”

朝臣中立刻有人出言反對,十四歲的孩子就宣告成人,這未免有些‘拔苗助長’的味道,那怕是尊貴無比的皇帝在年齡上,也得跟無數的普通百姓家孩子一樣,一歲一歲的慢慢長大吧?

“昔日漢武皇帝也是十六歲行‘冠禮’成人,陛下聰明睿智,有聖主之姿,提前成年,有何不可?”這次發言的是大司空-張喜,也是四朝元老,位列三公。

一個太尉,一個大司空,號召力絕對驚人,頓時許多元老大臣,如董承、種輯、吳子蘭、王子服……,紛紛跪倒行禮,請求小皇帝依照漢武帝舊例,提前行冠禮,成人!

“朕~~朕~”

劉協感覺自己快飛起來了,幸福來的如此之快,行成年禮,也就意味著他可以娶媳婦……,不,是可以獨自臨朝理政了,原來加在身上的舒服可以滿滿掙脫,然後把本就屬於自己的權力一點點奪回來~

“好,既然眾愛卿執意如此,過年改元之後,朕既刻行‘冠禮’,宣誓成年,從此親理朝政,君臨天下!”劉協心裏都快笑出花來了,臉上卻不露聲色,又對身邊的曹操問道,“丞相大人以為如何呀?”

“措手不及呀?”狡猾如曹操,也沒想到那些老臣們會玩這一手,用提前讓小皇帝成年的辦法收回權柄,“高,果然是高,就不知道是誰在幕後出謀劃策,太尉楊彪?司空張喜?又或者是~~”

“臣附議!恭請陛下行冠禮!”木已成舟,既然更改不了,曹操幹脆躬身一禮,直接認了下來。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