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地利不如人和(第2/2頁)

疑惑的不止是夏侯惇,其余眾將也是大都不解,大軍出征以來,可以說是風馳電掣,每日推進八十余裏,威震敵膽,可自從進入豫州以後,行軍速度卻是一降再降,每天晚起早歇,走不到三十裏就安營紮寨,路走的少了,士兵們的夥食反而增加了,一天吃四頓,頓頓有肥肉,把弟兄們吃的紅光滿面,精力旺盛的無處發泄!

“哈哈,袁術無能之輩,行軍布陣全都硬般兵書戰策,卻不懂靈活應用,真是白白糟蹋了那幾十萬淮南精兵!”

曹操先是看了看身邊的郭嘉和蕭逸,三人目光一對,都是精光閃閃;而後用手指著地圖上的三峰山繼續說道,“大軍征戰,地利固然重要,豈不知,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說到底,仗是人打的,士兵才是最重要的,淮南軍日夜兼程趕去占領地利,到了之後也必然疲憊不堪,再無戰力,而我軍士兵呢,日行不過三十裏,每頓加酒加肉,養精蓄銳,到時候就是一群下山的猛虎,看他袁術那些羸弱之兵如何抵擋!”

“丞相神算,鬼神莫測!”眾將無不躬身稱頌,確實如此,咱們吃的飽飽的,睡得好好的,去揍那些日夜兼程,餓了好幾天的家夥,肯定怎麽打,怎麽贏!

“此間臨近譙縣,明日大軍就停歇一日,老夫正好回去看望一下家長父老,再為家祖清掃陵園,以盡人子之責!”曹操的老家就在沛郡--譙縣,離此只有幾十裏的路程,遊子歸鄉,自然要回去看看了,此乃人之常情。

“諾!……”

既然要養精蓄銳,休息一天也好!

……………………………………………………………………………………………………………………………………………

曹操回家的方式很低調,沒有儀仗,也沒有旗鼓,甚至連盔甲都沒穿,就是一身便服,帶了三個兒子,侍衛長許褚領數十名親兵護衛,外加郭嘉、蕭逸二人而已。

他的老家是譙縣中一個很普通的鄉村,依山靠水,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大概有幾百戶人家,數千畝土地,還有一大片桑樹林,民風淳樸,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連名字也很普通,就叫---曹家亭!

曹丕兄弟自然成了領路人,他們自幼就生活在這裏,熟悉的不得了,還不時和路人打著招呼,等到了村口,立刻被一群頑童包圍上來,‘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曹家兄弟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肉幹、糕點分給這些小夥伴們,還把自己的戰馬讓出來,讓大家輪流上去試騎,玩的不亦樂乎!

看得出,這幾個家夥以前在家裏也是‘孩子王’的角色!

“走,咱們也進去!”戰馬和大隊親兵都被留在了村外,曹操只帶著蕭逸、郭嘉,侍衛許褚幾人向裏面走去,曹家有祖訓,無論在外面當了多大的官,發了多大的財,回到家鄉之後就是普通的一個村民,不得張揚,更不得驕橫!

少年離家,再回來時已經是人到中年了,其中多少感慨,真是一言難盡!

每看到一塊石碑,一口水井,一片樹林,幾人都會停留下來,曹操一一指點,那裏是他兒時的樂園,那裏是他少年練武、讀書的地方,那裏又是他青年時立志遨遊四方的起點……

看得出,曹操確實離家很久了,一路上碰到的行人不少,卻沒一個認識的,偶爾有幾個猶豫的,看到幾人的穿戴、氣質,還有腰間的寶劍,也就沒敢過來!

白龍魚服,不穿朝服的丞相還是丞相,不穿盔甲的將軍也還是將軍,那種骨子裏透出的氣質,是無論如何也遮掩不住的。

“老夫離家二十余載,當年的玩伴、友人恐怕多已不識了!”一個熟人也沒碰到,曹操不禁有些傷感,二十年,足夠塵世間換一代人的了,再說,他雖然生在這裏,可十幾歲時就隨父親去了洛陽居住,能記住他的鄉親自然寥寥無幾!

回到家鄉,卻無家鄉之人,其中落寞,有誰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