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糟糕的山陽郡(第2/2頁)

“來人,把你們身上的食物全分發給百姓!”蕭逸一聲令下,身後的親兵侍衛紛紛從懷裏掏出面餅、肉幹之類的食物,雖然軍中糧草也很匱乏,但靠著一路圍獵,玄甲軍上下到還不至於挨餓!

“多謝大人!……”

“大人慈悲啊!……”

百姓們哀嚎著跪倒一片,能吃一頓飽飯,就是他們最大的夢想了,而這個‘圓夢人’如今就是蕭逸了!

身為一郡太守,有責任和義務讓治下的百姓吃飽,否則愧對蒼天啊!

“秦主簿,山陽郡地處三州要沖,又依山傍水,物產豐富,理應是一等一的富庶之地,為何現在如此的殘破呀?”

“回大人,一言難盡呀?”主簿秦禹口打哀聲,指著殘破的城垣說道,“山陽郡卻是三州要沖,可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自從靈帝-中平元年,黃巾賊起事以來,這裏就是兵連禍劫,賊軍和官軍在此反復拉鋸,光郡城就被賊寇攻破過三次,三任太守、郡丞都死於兵禍,嚇得再也無人敢來上任呀!

正所謂匪過如篦,兵過如剃,黃巾賊寇來了自然是燒殺搶掠,官軍更是變本加厲,征兵,征糧,永無休止,老百姓那裏還有活路啊,短短七八年間,原本富庶的山陽郡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蕭逸點點頭,表示理解,其實何止是山陽郡一地,整個大漢天下都是這樣的情況,這些年來,黃巾軍,官軍,西涼軍,諸侯聯軍,殺來殺去,征戰不斷,那真是‘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爭地以戰,殺人盈野!’

前段時間,一次醉酒的時候,曹操吟誦了一首《蒿裏行》,讓他感觸很深: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鹹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當時曹操一首詩作罷,抱起酒壺一陣猛灌,最後爛醉如泥,而席間在坐的眾人,文臣哀怨流淚,武將沉默不語,天下興亡自由定數,可百姓何辜啊?

“你為什麽不逃走?”蕭逸看了一眼面容憔悴的秦禹,現在終於知道他為什麽未老先衰了,熬心呀!

“我是大漢朝廷任命的-兗州-山陽郡-主簿,身為漢臣,職責所在,唯有盡忠而已!”雖然還是一臉愁容,秦禹這次卻努力挺直了腰板,作為大漢臣子,他很自豪!

“很好!你是漢家的忠臣呀!”蕭逸贊許的點點頭,不過可惜,這樣的忠臣已經沒幾個了,如今在華夏大地上縱橫的,更多的是野心家,軍閥,奸雄,梟雄……

“走,回營!”蕭逸沒有入住太守府,雖然那裏肯定比冰冷的軍帳要舒服,溫柔鄉,英雄冢,現在還不是享受的時候!

當晚,蕭逸在自己的大帳中設宴,款待了主簿秦禹和那五名有職無權的可憐縣令,不管他們能力如何,能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不離不棄,就說明他們的人品和操守都是不錯的!

這樣的人才,可信,可用!

“山陽郡共有二十三個縣,漢靈帝時原有百姓二十七萬四千三百多戶,人丁一百三十五萬有余,是一等一的大郡,而現在呢?只剩下區區三萬多戶,不足十五萬人口,曹公呀,你可真是給我派了個好差事!”合上戶籍冊,蕭逸也是一陣的頭大,帶來的十萬難民需要安置,這裏的十幾萬百姓也需要賑災、救濟,可是自己手裏沒錢、沒糧,總不能讓他們喝涼水吧!

“山陽二十三縣,如今情況如何?還能聽從號令的有幾個?”

“回大人,如今二十三縣基本各自為政,聽從號令的一個也無有哇!”秦禹正在拼命跟一塊鹿肉做搏鬥,吃的是滿嘴流油,他可是有些日子沒過一頓飽飯了,沒想到今天竟然能吃到肉,這憑這個,他對蕭逸的好感直線上升!

“現在都是些什麽人盤踞在這些地方?”

“回大人,如今山陽各地大都為宗族大戶所把持,這些人都是獨霸一方的地頭蛇,他們自組兵馬,修建堡壘,根本不服從官府的調派,甚至驅逐官吏,暗殺朝廷派去的稅官,更有甚者還自建官職,儼然以一個個小諸侯國自居!

還有芒碭山附近,那裏地形復雜,便於隱藏,如今已經成了賊寇的天堂,他們占山為王,四處劫掠,連周圍的幾座縣城如今也被他們霸占了,據說有幾股比較厲害的賊寇,還在山裏自封為王,修了宮殿,冊封百官,囂張不可一世!”

“流民、雜稅、兵災、大戶、賊寇!”蕭逸執筆在白紙上寫下了這困擾著山陽郡的五大難題,萬般雜亂,民生凋敝,自己該從何下手呢?

“也罷,就從殺人立威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