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曹營第一將(第2/3頁)

“傳令,擂鼓聚將,中軍大帳議事!”曹操心中計議已定,既然手下有能人,那就要重用,發揮出他全部的本事來,埋沒人才,絕不是他曹孟德所為,再有一些大事,也該和部下們商議一下了,前路渺茫啊……

“嗚!嗚!嗚!!……”隨著陣陣號角長鳴,分散在各處的曹軍將領紛紛向中軍大帳聚集,這是戰敗後曹操第一次召集大會,肯定有重要的事情商量,因此無人怠慢!

中軍大帳,曹操一身戎裝端坐帥案之後,左手邊以夏侯惇為首,右手邊以曹仁為首,其余眾將各依官職大小分列兩旁,聽到號角聲,蕭逸也來參加議會了,不過站在那裏卻成了個問題!

按照官職,蕭逸現在還是個小小的‘點軍司馬’,比曹營所有將領的職位都低,就是李典、樂進這樣的偏將都是他的長官,所以蕭逸一開始也很自覺的站在隊尾!

結果曹營眾將一下子都炸了,開玩笑,誰敢大模大樣的站在‘鬼面蕭郎’前面,就算曹操不責罰他們,也得讓那些當兵的用吐沫星子給淹死!

於是乎出現了這樣一幕:

李典謙讓,“蕭郎請!”

樂進謙讓'“蕭郎前面來!”

夏侯惇謙讓,“我去後邊挺好的……

曹仁也謙讓,“這第一的位置其實就是給你準備的……

最後蕭逸一路被推倒了帥案右手邊位置,大漢崇右,右為上,這個位置就代表著他是‘曹營第一將!’而且名至實歸,大家也心服口服!

“蕭郎聽令!”大會開始後,曹操第一個點的就是蕭逸的名字,

“卑職在!”面子這個東西是別人給的,自己丟的,雖然大家都謙讓他,但蕭逸自己絕不會胡亂膨脹,還是以卑職自稱。

“蕭郎先有征戰之功,後有統軍之能,特加封你為‘鷹揚將軍’,位列大營眾將之上,平時有統軍之權,全軍都尉以下軍官,你可以先斬後奏!”帥案之後,曹操一臉笑容的開始大肆封賞,而且是一次就賞到位,賞到你心動不止!

這也是用人之道!

如今董卓挾持天子遷都長安,國家屬於無政府狀態,所以各個諸侯部下的軍官基本都是自己封賞的,大印也是自己刻,最多再派人去長安報備一下就是了,至於那邊批不批也是無所謂的。

漢朝武將官職中最高的是--大將軍,其次是‘驃騎大將軍、大司馬’,隨後就是‘四征將軍’,再下面的就全是雜號將軍了,不過曹操治軍嚴格,從不胡亂封賞,所以蕭逸的這個‘鷹揚將軍’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

“謝曹公封賞,末將必忠於職守,旌旗所向,一往無前!”蕭逸上前幾步,以軍禮參拜,心中卻是在暗暗流淚,熬了這麽久,哥終於升官了。

“恭喜蕭郎高升,我等參見鷹將軍!”其余眾將紛紛上前恭賀,同時蕭逸也有了個新的稱呼--鷹將軍!

“好了,下面咱們商議一下,下一步該何去何從!”曹操把現在最大的憂慮說了出來,諸侯討董半途而廢,洛陽城又被戰火蹂躪的殘破不堪,根本不可能長期供給聯軍的三十萬人馬,有些諸侯那裏已經開始缺糧了,下一步,大家就要自謀生路了。

可前路在哪呢?曹操麾下經過整頓收攏,再加上玄甲軍所部,如今大概有二萬多人馬,說多不多,說少可也不少,要想養活這支軍隊,就必須有個根據地,天下九州,那裏才是去處呢?

“主公,去揚州吧,那裏地處江南,沒經歷過戰火蹂躪,百姓富足,無論是募兵,還是征糧都比較方便,是個好去處!”夏侯惇首先提議,以前他曾經遊離過揚州,對那裏比較熟悉。

“揚州?江南!”曹操微閉雙目,在心中盤算了半響,突然問道,“無愁,你怎麽看,去揚州如何?”

“回曹公,末將以為不可!”蕭逸心中已經盤算了半天,根據地很重要,選好了以後事半功倍,選錯了,很可能就會被關進籠子裏,以後再難作為,“揚州雖然富庶,但一則離我們較遠,營中將士又大部分都是北方人,貿然去了江南,恐怕水土不服,再者,南陽太守袁術,長沙太守孫堅,以及荊州牧劉表,都在那附近割據,如果我們再去分一塊,勢必和他們產生沖突,以現在的實力對比,我們勝少敗多呀!”

“袁術?孫堅?劉表?是個問題!”曹操認可的點點頭,這三個人誰也不是好惹,至少現在還對付不了,但江南的富庶卻又不假,放棄了,實在可惜呀!

“另外,末將敢問曹公之志?如果曹公想割據一方,那麽可以去江南,那裏民生富庶,又有長江天險可依,確是劃地為王的好地方;”說到這裏蕭逸上前一步,猶如黑洞般的眼睛緊緊盯著曹操,“可曹公若志在天下,那就必須在中原立足不可,因為自古以來--得中原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