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舉族南歸(第2/2頁)

“你想要老夫的這條性命?”身為一名俘虜,最怕的就是敵人一無所求,右校王李雲的一張老臉頓時沉了下來,再也沒有剛才的從容,“小子,你是南邊來的?還是北邊?”

右校王李雲很清楚,普天之下想要他老命的只有兩批人,一南一北,南邊的是指大漢朝廷,而北邊的則指匈奴王庭,只要他一死,對這兩邊都是有利,漢庭算是清洗了一位叛徒的後代,而匈奴王庭則可以趁機吞並他手下的兵馬和屬民。

“老人家果然是機智過人,不錯,小子從南邊來,不過,不是來殺你的!”輕輕的松開了對方的手腕,在右校王李雲滿臉驚詫中,蕭逸從懷裏拿出了一面金牌,長五寸,寬三寸,厚五分;通體由黃金打造,金牌兩側雕有雲龍紋飾,正面八個篆文:“雖無鑾駕,如朕親臨!”

“嘶嘶!”身為一部大王,李雲也是識貨之人,自然看得出這面金牌意味著什麽,禦賜金牌,大漢特使!

“奉皇命,出使右校王部,李雲,見金牌如見陛下,你還敢無動於衷嗎?”金牌,漢靈帝當初禦賜的金牌,蕭逸簡直快愛死了,這絕對是‘扯虎皮,做大旗’的無雙利器啊!

“臣,大漢飛將軍李廣之後李雲,參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略一猶豫,李雲還是恭恭敬敬的整理衣衫,而後以臣子禮節向金牌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而且自報身份也是以漢臣李廣的子孫自居,而對匈奴賜給他們家族的‘右校王’封號提也沒提。

一邊下拜,李雲心中也是念頭百轉,身為李家子孫,向漢皇跪拜自然是應當應分的,就是以匈奴的爵位來看,當年匈奴一分為二,連南匈奴的王庭都是大漢冊封的,他這個小小的右校王自然也應該是大漢的臣屬,以臣拜君,有何不可!

不過頭可以磕,膝蓋可以彎,但事情卻要看看再說,這名少年漢使來此到底出於什麽目的?既然不是刺殺自己,那他要做什麽?是分化?是拉攏?還是要自己舉族歸漢?

一想到最後一種可能,李雲就激動的渾身顫抖,那可是他們李氏家族十幾代人的夢想啊!如今匈奴王庭對自己的部落又屢屢欺壓,左右賢王更是幾次想要瓜分自己的屬民,生死存亡啊!如果能舉族歸漢,也不失為一條活路,只是,這條路不那麽好走啊!

“奉皇命,探望李將軍全族,當年之事,乃是天意弄人,與將軍祖上無關,說實話,當初那一戰將軍祖上已經盡全力了!”先是出言安撫了一下當年李陵兵敗投敵的事情,蕭逸看了看已經激動的淚流滿面的李雲,心中也是一聲長嘆,一個家族背負了十幾代人的屈辱,有國難歸,有家難投,在這異域他鄉受盡排擠,也真是難為李氏一族了,“另外朝廷還希望,李將軍能夠舉族歸漢!”

“舉族歸漢?難啊!……”雖然南歸是李氏一族十幾代人的夢想,但實際操作起來可不是那麽容易的,李雲私下也曾經做過無數次的試探,但每一次都無功而返。

首先是匈奴這邊,匈奴王庭對李雲所部的方法是一邊削弱,一邊監視,最後再分化瓦解;通過連年的征兵打仗,以及不斷的收取貢品、賦稅,削弱李雲部落的整體實力,讓他們無力反抗,另外為了防止他們叛逃,還以榮寵為名,把右校王部落的牧場放在了匈奴左右賢王之間,讓大單於的兩個兒子時時監視李雲的一舉一動,只要稍有異動,最多一夜時間,左右賢王兩部的大軍就會兵臨城下,到時候雞犬不留啊!

還有就是漢朝那邊,隨著大漢國勢衰弱,對草原上的控制力已經是一日不如一日,靈帝駕崩,董卓入京,現在大漢內部自己都亂成了一團,那裏還有精力管外邊的事情,李雲就是想舉族南歸,漢朝那邊能派兵接應嗎?又該如何安置他這一萬多部署,會不會在招降以後再行殺戮?這些都不得不仔細考慮啊,一旦失手,那就是萬劫不復的下場!

最後就是李雲部落內部的事情了,畢竟他們在草原上已經生活了幾百年時間,十幾代人同化下來,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心理狀態,他們都已經是徹底的草原人了,現在出生的小孩們,說匈奴語的多余說漢語,一些個別的甚至連名字都匈奴化了,他們生在這裏,長在這裏,大草原就是他們的家鄉,至於長城內的漢地,那只能是夢鄉而已!

家鄉現實,夢鄉虛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