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廢立大事(第2/2頁)

李儒一席話,把很多人說的啞口無言,尤其是一些死忠於先帝的老臣,更是涕淚縱橫,漢靈帝臨終時的心思大家都知道,就是想讓陳留王劉協上位,可當時情況錯綜復雜,‘十常侍’設局,大將軍何進逼宮,士族門閥們坐觀成敗,最後幾方勢力妥協的結果就是皇子辯登基,雖然違背了先帝的遺願,卻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可如今小皇帝已經登基數月,朝廷裏的局面也好不容易穩定下來,這時候要是換了皇帝,不知道還要掀起多少波瀾,對此時已經是日漸衰微的漢室而言,並非好事啊!

“既然錯了,就讓他錯下去吧!總好過一錯再錯不是!”這就是許多大臣心中的想法,雖然李儒說得也有些道理,但國家的利益要高於一切,所以斷斷不能廢黜少帝,否則,就是天下大亂的局面!

“哼!人臣廢君,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本官寧死不為!”丁原拔劍在手,大有一言不合就血濺當場的架勢!

“啪!……”董卓將手中的酒杯狠狠摔在地上,猛地拔出腰間的‘七殺’寶刀,一字一句的說道:“今日之事,順我者生,逆我者亡!”

隨著酒杯落地,在董卓身後的屏風兩側又湧出大群的甲士,個個手執明晃晃的鋼刀,將群臣團團包圍起來,只需董卓一聲令下,就會沖上前去,將不順從者斬為肉泥。

眾人自然不會束手待斃,百官赴宴,大都隨身帶著刀劍,這是漢朝官員的權利,也是這個時代全民尚武的一種體現,除非上朝面聖,否則,劍不離身,一些心細的人甚至在官服裏面還罩著軟甲,就是怕有意外發生,此時紛紛拔劍出鞘,隨時準備沖殺出去!

所有人中,只有兩個沒拔出兵刃,一個是呂布,一個是蕭逸。

在呂布眼裏,這些所謂的西涼甲兵就是一群土雞瓦犬,他要想沖出去,就是赤手空拳也沒人攔的住,所以根本就不屑於拔劍,他憑借的是一個‘勇’字!

至於蕭逸嘛!場中的局面他早就看的清清楚楚,一場政治訛詐而已,拔劍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嚇人,誰膽小,誰就輸;再說他也是留了後手的,傻子才會毫無準備的就前來赴宴,所以根本就不必拔劍,他憑借的是一個‘謀’字!

兩員絕世的戰將,一勇,一謀,誰高誰低?……呵呵!將在謀而不在勇啊!

當然了,眾人之中,還有一個人也沒有拔劍,因為他這次來赴宴根本就沒帶佩劍,無論發生了什麽,只是一直坐在那裏低頭飲酒,一言不發,這個人就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