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進宮面聖(第2/2頁)

王允出身官宦世家,十九歲就開始任公職,壯年時任豫州刺史,因為在和中常侍張讓的鬥爭中失敗,王允被迫去官隱居,在中平四年,何進掌權之後重新出仕,歷任從事中郎和河南尹;而後他代替楊彪成為了司徒兼尚書令,是朝庭中難得的忠貞之臣。

東漢的公卿大臣們大都喜歡使用馬車做為座駕,既威武漂亮又快捷方便,滿朝上下,唯有司徒王允一人喜歡坐牛車,他常說:“駿馬雖快,只能載一人,牛車雖慢,卻可負重千斤!”

王允在小校的服侍下,剛要邁步進宮門,眼神一掃之間,突然看到站立在宮門外的那隊親兵護衛,自然也就看到了站在隊首,一身戎裝的蕭逸,二人四目相對,卻都毫不驚慌,好像早就預料到有一天會如此見面一般。熟人見面,出於禮貌也要打個招呼不是,蕭逸因為身穿戎裝,所以右手捶胸以軍禮見;“雁門太守麾下、點軍司馬蕭逸,見過司徒老大人!”

“呵呵!數月不見,蕭郎別來無恙呼!”王允態度祥和的微微一笑,左手微擡,算是還了半禮,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半儀,但卻包含深意,普天之下能讓司徒大人擡手回禮的人可是屈指可數,起碼說明在王允心裏,蕭逸和他在某種意義上是有資格平等論交的。

能和司徒大人論交,蕭逸在眾人眼中的地位一下子提高起來,等王允進入宮門後,門口的禁軍侍衛們紛紛開始猜測這個少年軍官到底是什麽來歷,能讓當朝司徒大人如此看重,更有機靈的禁軍士兵,立刻就取來了茶水,招待的格外殷勤;那些後知後覺者頓時垂頭頓胸,認為自己失去了一次巴結上位的好機會。

趁此機會,蕭逸一邊喝著茶水,一邊和宮門值班的禁軍侍衛們開始閑談起來,因為他平易近人的態度,再加上禁軍侍衛們有意巴結,很快在有意無意的閑聊中,禁軍侍衛的人數,班次,裝備等一系列有價值的情報就被蕭逸套了出來;這些西園禁軍都是由洛陽城裏的良家子弟組成,大多是富二代出身,雖然看起來盔明甲亮的,但都是樣子貨,好看不禁打,蕭逸暗中估算了一下,自己手下的玄甲鐵騎精銳和這些禁軍比起來,至少一個能打五個,甚至是十個。

正在蕭逸暗自評估兩只軍隊的戰鬥力對比時,一名身材壯健的內廷宦官突然從裏面疾步跑了出來,站在宮門口喊道:“奉聖喻,宣雁門關‘點軍司馬’蕭逸入宮覲見!

“臣,蕭逸尊旨!”聽到皇帝竟然要見自己,雖然有些吃驚,但蕭逸卻絲毫也不慌亂,先是整理了一下衣冠,而後將身上的兵刃都交給了親兵護衛保管,‘漢制臣子覲見君主,不得攜帶寸兵,違令者,斬!’

懷著一絲揣測,蕭逸跟在那名宦官的身後邁步向宮內走去;這時他才開始打量這名傳旨的宦官,只見此人三十歲左右的年紀,身材頗為雄壯,雖是一名宦官,臉上卻罕見的帶有幾分陽剛之氣,走動之間步伐沉穩有力,顯然也是身懷武藝之人。

一路上蕭逸並不多言,只是認真的觀察皇宮裏的建築格局,道路走向;雖然來到洛陽城有段時間了,可如此近距離的觀看大漢王朝的宮殿還是第一次;舉目望去,樓閣殿宇層層疊疊,金磚玉瓦氣勢恢宏;漢家共有南北二宮,都位於洛陽城的中部地區,北宮在中央偏西地區,南宮在中央偏東地區,兩宮相距7裏,有復道相通;其中南宮有五座宮殿,分別是卻非殿、崇德殿、中德殿、千秋萬歲殿和平朔殿;外有四門,以四方之神相稱,即南為朱雀門,北為玄武門,東為蒼龍門,西為白虎門……

走過漫長的回廊,穿過無數華麗的宮殿,又經過三道嚴格的檢查後,蕭逸終於被帶到了一座禦花園中。

春季的禦花園裏百花盛開,無數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生命的氣息在這裏異常的濃厚;久病纏身的漢靈帝現在特別喜歡生命的氣息;所以特意在這裏召見了上黨太守張楊,並把司徒王允招了來,共同探討關於防禦匈奴入侵的事宜。

皇帝雖然是整個國家的主宰,可最不了解這個國家的往往也是皇帝,因為他們能看到的國家,只是臣子們一本本奏折上的文字描述,天下對他們而言,是抽象的;歷朝歷代除了開國之君,又有幾個皇帝真的走出過富麗堂皇的宮殿,去走訪、查看過自己的江山子民?

所以千百年來,無數的帝王就這麽被一些紙面上的官樣文章糊弄了一輩子,大量的昏君、庸君也就是這樣煉成的……

沒想到糊塗了一輩子的漢靈帝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突然英明起來,他想聽聽這個帝國真正的聲音;於是在司徒王允的提議下,才有了這次對蕭逸的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