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天下如棋(第2/2頁)

人是無法自己真正打敗自己的,就像你的左右手之間不可能真正的分出勝負一樣,而在洛陽城裏,皇帝的左右手之間卻打的你死我活,難分勝負……

“蕭逸,你出身名門,必然精通棋藝,如今這黑白兩子之間錯綜復雜,糾纏不清,可能看得出誰勝誰敗呀?”看到從帳外走進來的蕭逸,張楊停下腳步問了個似乎毫不相關的問題。

官場上的人說話就是含蓄,名義上是在詢問棋局,實際上無非是想聽聽蕭逸對現在時局的看法,如今的洛陽就像這張棋盤,上面的黑白兩子就是,以‘十常侍’為首的宦官;和以大將軍何進為首的外戚兩股政治勢力;本來外戚和宦官都是皇權的衍生物,就像皇帝手裏擺弄的兩只木偶,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這兩只木偶都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受主人的控制了……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做為封疆大吏的張楊這次進京必然要面臨一個站隊的問題,站對了,加官進爵;站錯了,萬劫不復!如果不站,呵呵!那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末將官小職卑,豈敢妄言!”必要的謙虛還是要的,雖然明知道很假。

“此間只有你我二人,單說無妨!”

“諾!……”

略加思考之後,蕭逸緩緩開口說道:“以末將之見,如今這棋局上黑白兩子勢均力敵,誰也無法真的吃掉誰,所以這勝負的關鍵已經不在棋局之內,而在棋局之外!”說著蕭逸解下自己腰間的佩劍,一把放在了棋盤正中間。

大漢朝如今的政治勢力共分三股,宦官、外戚、還有士族門閥;只是前兩者這些年鬥的風起雲湧,不亦樂乎,讓人們忽略了那些深深隱藏在背後的士族門閥勢力。如今宦官們和外戚鬥得勢均力敵,雙方均已精疲力盡了,這時候士族門閥的力量就成了關鍵,士族幫誰,誰就能贏得這局棋。

領悟了其中涵義的張楊立刻眼中一亮,蕭逸的提醒讓他一下子思路大開,開始真正的跳出這局棋,用旁觀者的身份看清了許多之前一直迷惑不解地問題。

“那蕭郎以為這把劍會放到棋局的那一邊呢?”張楊一臉激動的連忙問道,在稱呼上也改成了親切的尊稱:“蕭郎!”這個稱呼可是早就隨著那張‘蚩尤鬼面’名揚雁門四郡了。

“末將聽說那‘十常侍’公開標價賣官,“自關內侯、虎賁、羽林,各有差價;三公一千萬錢,卿五百萬錢。二千石官階,定價2000萬錢;一千石官階,定價1000萬錢,以次類推--各縣令、長等缺,視縣之地面大小、人民貧富論價。蕭逸沒有直接回到問題,反而說起了一件似乎毫不相關的事情。

老於官場的張楊又豈能不明白其中的深意,幾百年來大漢的選官途徑,一直被士族們通過舉‘孝廉’的方法牢牢把持著,如今‘十常侍’公然的收錢賣官,不但嚴重的損害了士族門閥的利益,更是給這些以儒生自詡的官員們一種極大的羞辱,以前宦官們借助皇權,氣焰囂張,士族們只好暫時退讓;如今漢靈帝身體日漸衰弱,而外戚、宦官兩方勢均力敵,作為第三股勢力的士族門閥會站在哪一邊,就不言而喻了。

“蕭郎不愧是大漢開國丞相之後,真是智謀深遠呀!”,如今洛陽城裏風雲變幻,多少政客老手都看不清眼前的局勢,沒想到眼前這個只有十七歲的少年,卻三言兩語之間就把局勢分析的如此透徹;聽的太守張楊也不由得開口稱贊。

考慮了一路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張楊原本緊繃的神經一下子松弛了下來,臉上陣陣的疲憊開始湧現。

“大人早些安歇吧,明日就該進洛陽城了!”

“好,蕭郎一路幸苦,你也早些休息吧!”

“諾!”

走到大帳門口時,蕭逸又回身冷冷的看了一眼那張棋局,其實有件事,他沒說出來,圍棋上除了一勝一敗的結果之外,還有一種極其慘烈的棋局叫做---兩敗俱傷!

請大家踴躍發言,指出小說的不足之處,作者會認真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