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天下之論(第2/2頁)

“裝逼的感覺不是一般的好呀,要知道以前和同學室友一起喝酒、吹牛、裝逼,每次蕭逸都裝不過他們,並以此深深為恥”。

“其一:漢室乃天下正統,立國四百余年,樹大根深,百姓已經習慣了漢家的統治,又受天下士子的支持,這正統的名望,有時就能換來刀槍馬匹,頂的上百萬大軍;

其二,漢室都於洛陽,居天下之中,俯瞰中原,又有關中八百裏秦川為後援,一旦關東諸郡有變,可第一時間出兵鎮壓,把起義的火苗掐死在繈褓裏。

其三,漢室雖衰,然數百年積蓄深厚,政府官員素質較高,分工明確,府庫甲兵足備,軍隊訓練有素,戰爭經驗豐富,這些遠遠不是那些斬木為兵,揭竿而起,沒受過正規訓練的黃巾軍可比。

其四:漢室忠臣尚多,武有皇甫嵩、朱儁、盧植等大將統兵,文有司徒王允,尚書仆射孫瑞之流,忠心輔國,其勢雖衰,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一席話說完,老道微閉的雙眼都睜了開來,望向蕭逸的目光猶如看一塊尚未雕琢的美玉。

至於鐵匠眾人已經是在仰視蕭逸了,14歲少年的身形在他們眼中顯得格外高大。

“如此說來,那漢室的江山可以萬年永固了?”久不開口的陳皮匠也終於發出了疑問?

“已經裝逼裝出感覺的蕭逸擺手道:

“哪有永固的江山,正所謂,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土司,萬年的世家。”

想那夏500年,殷商600年,周又有東西之分,西周300年,東周500年,而後秦嬴政一掃六合,虎吞天下,卻三世而亡,只有區區的15年,而後,高祖斬白蛇起義,三年平秦,五年滅楚,到王莽篡漢歷經了200余年,自光武中興至今,也是200年了……

此次黃巾起義,雖然被朝廷撲滅,但各部星散於天下,不出數載,恐怕還會東山再起,而漢庭被起義沖擊的根基動搖,靈帝又未能吸取教訓,依舊癡迷享樂。而今各地州牧擁兵自重,朝廷威信一落千丈,已經無法對地方進行有效的控制,只怕風雲再起之時,就是大漢分崩離析之日,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桃園……”

‘停!’蕭逸果斷停住了講話,擦了一把冷汗,心說,“再說下去就出事了。”

一番話,蕭逸收獲了五顆心,一顆是老道的決心,猶豫多日的’出塵子‘今日終於下定了決心。

兩顆是鐵匠、皮匠的迷茫之心,數年來二人左思右想,一直沒能找到的答案,今日終於豁然開朗了。

最後兩顆是大牛、馬六的崇拜之心,從這時起,二人對蕭逸視若神明,追隨一生,縱然在最艱苦的日子裏也是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