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朱大將軍出馬(第2/2頁)

一切準備妥當。

看著病床上的劉傑,先是有人預備了輸血,而後,蘇月給他打了一針青黴素,作為消炎之用。

所有的手術器皿已是經過了消毒之後,朱厚照終於提起了刀,他顯得輕松愜意,一丁點都不緊張。

沒心沒肺的人,才最適合給人動刀子,治死了反正拉倒,死就死了,哪裏需要這麽多充沛的情感。

他輕輕的開始劃開了中彈部位的肌肉。

而後……

……

弘治皇帝在奉天殿裏,正與內閣大學士劉健人等商討著關於取消徭役的事。

用納銀稅之法,替代徭役,而各地修建河堤等工程,則采取招募的方法。

取消徭役,這在十數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可現在……國庫和內帑的銀子,還算充裕,而西山錢莊已經將觸角遍布在大明的每一個府縣,銀錢的作用開始發揮了效用。

以往的時候,這徭役最是擾民,百姓們不得不隨時等候官府的差遣,可謂是苦不堪言。

可現在,直接用銀稅來結算,不但官府征收起來方便,百姓們有了閑工夫,做一些閑活,便可掙來銀子,繳納稅賦。

這有利於人力的合理支配。

奉天殿裏,正是唇槍舌劍,這項大政,在天津衛、保定、京師,推行的效果都還不錯,可是……涉及到了兩京十三省,如此大面積的鋪開,擔憂的問題就出現了。

地方官府失去了徭役的攤派,那麽,要修河堤,要修縣學,要修橋鋪路,總要有人來幹,征收來的徭役稅,自是進入地方府縣的府庫,由他們來招募工人,這裏頭就出現問題了,怎麽招募,銀子怎麽花,花多少……這……都是沒有定數的事。

劉健所提的方法,是派遣禦史巡按,分赴各方,進行監督。

而吏部尚書歐陽志卻認為,禦史不懂經濟之學,讓他們去監督,只怕是南轅北轍,內閣之下,有一個統計司,統計司裏,有許多的核算和審計人員,可以委派這些人去地方府縣,四處審計和翻查賬目,以防地方官吏上下其手。

弘治皇帝沒有發表意見,只安靜的聽著大家的提議。

這事兒,說白了,沒有這麽快辦成,需要徐徐圖之,現在只是聽取各方面的建議罷了。

且弘治皇帝心裏,還在想著方繼藩的事。

說起來,方繼藩去了天津衛,怎麽還一點消息都沒有?這個時候,應該帶著徐經人等來復命了吧。

討論進行了一半,此時已到了正午,弘治皇帝是個體貼臣子的好皇帝,便命人上了茶點,君臣們就著茶點先填飽了肚子。

弘治皇帝趁著這個間隙,朝蕭敬低聲道:“去問問繼藩回京了沒有。”

蕭敬頷首點頭,立馬指使了一個小宦官去了。

眾人吃飽喝足,方才的討論雖然充斥了火藥味,不過到了閑暇時,倒是又都和顏悅色起來。

劉健笑吟吟的道:“陛下,宮裏的糕點實是美味,老臣都吃撐了。”

眾人都笑了,氣氛更是輕松。

弘治皇帝也微笑起來:“過幾日,命人送一些到劉卿家的府上去,不過劉卿家年邁,萬萬不可暴飲暴食。”

劉健點頭,謝了恩典。

正說著,外頭有小宦官匆匆進來,道:“陛下,齊國公回京了。”

弘治皇帝聽罷,眉一挑:“回了京,竟也不見人,怎麽,他還避開了朕?家國大事,怎麽可以兒戲,朕可想念著徐卿家等人,想念的緊。”

那小宦官便開始躲躲閃閃的。

聽到弘治皇帝批評方繼藩,許多人眉開眼笑,怡然自得的樣子。

那狗東西,平日大家拿他沒法兒,聽皇帝罵一罵他也是讓人心情愉快的。

只有歐陽志,面上先是古井無波,片刻之後,才微微皺眉。

劉健倒是笑著對那支支吾吾的宦官道:“有什麽話,說便是了,難道齊國公的腦疾又犯了,不便覲見?”

劉健還是很有幽默細胞的。

說起腦疾的典故,奉天殿裏,頓時又蕩漾起了歡樂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