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盛世(第2/2頁)

韃靼人養著牛馬,可以換來自己的好生活,同時,大量的牛馬和羊毛,也可大大的改善關內的生產和許多人的生活。

這是互惠共贏。

更不必說,關外還有無數的礦產,西山礦業,到處都在招募人力,不少有氣力的韃靼人,若是不願進行放牧,也可以去靠氣力維生。

人吃飽了,誰又閑心,打打殺殺,都是娘胎裏出來的,求生和過上好日子,乃是人的本能,這是人性,如果搶劫可以過上好日子,那麽他們會鋌而走險,可一旦搶掠有巨大的風險,且生產可以讓自己衣食無憂,誰會去搶呢?

弘治皇帝聽到此處,卻是高興極了,他禁不住,欣慰的看了方繼藩一眼,方繼藩這家夥,果然還是很有一套的。

他總能用一種別人無法想象的方法,解決無數的問題。

弘治皇帝頷首:“原來如此,是老夫受教了,你的牛馬,我統統買啦,給你折算一個好價錢。”

祝大常樂了,松了口氣:“不瞞你說,若不是因為急著湊齊房子的首付,我這些牛馬,也不急著統統賣掉,我就希望,多付一些首付,少貸一些銀子。”

說著,他非要讓弘治皇帝等人留下來吃個飯不可。

已至正午,弘治皇帝肚子有些餓了。

很快,帳篷外頭,那婦人開始生出了炊煙。

弘治皇帝本以為,今日吃的,定是韃靼人的烤肉,他對這樣油膩的東西,歷來敬而遠之。

可出了帳,卻見那婦人,竟是支起了土灶,用了鐵鍋,下頭生了火,切了肉,丟進鍋裏,竟和漢人一般,翻炒著菜。

方繼藩站在弘治皇帝一旁,道:“陛……老爺啊,你看,韃靼人並不是天生就愛將羊架起了,然後點個篝火,就開始燒烤,這東西,吃第一口倒是也罷了,多吃了,受不了的。他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沒有鐵鍋,也可以足夠的油鹽醬醋茶,可一旦他們有了條件,自然而然,最終,也和我們漢人,沒有多少的分別了。”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而後點頭:“朕明白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他們其實和漢人一樣,只不過……因為惡劣的條件,導致他們成為我大明的心腹大患,而一旦,似今日這祝大常所言,從此之後,漢夷之間,遲早不會有鴻溝?”

“呃……”方繼藩欲言又止,忙是尷尬笑了。

弘治皇帝見他話裏有話:“你想說什麽,要實話實說,不然,不饒你。”

方繼藩不敢欺君,踟躕了很久,方才期期艾艾的道:“這……其實臣的意思是想說,韃靼人會被慢慢的同化,也會和漢人一樣,會趨之若鶩的買房子,漢人需要房子,韃靼人也需要房子,大家都愛房子……這是商機啊。”

弘治皇帝:“……”

他沉吟了老半天:“庸俗。”

方繼藩甩甩腦袋,庸俗就庸俗吧,我方繼藩,會害怕被人誤解嗎?

可隨即,弘治皇帝淡淡道:“大漠之上,土地一望無際,為何韃靼人,不自己蓋房子呢?”

方繼藩打起精神:“這就牽涉到了房子的附加屬性了,陛下,要明白房子的價值,首先要明白,人對於某些生活必需品的價值,譬如,孩子要讀書,學堂在哪裏,房子就在哪裏。譬如,人有對市場的需要,因而,市場在哪裏,房子就在哪裏。又如,人對交通有需求,交通在哪裏,房子也就在哪裏。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考慮的因素,因而,單純建房子,這是最下乘,兒臣賣的,不是幾片磚瓦,賣的是需求,何謂需求,衣食住行是需求,音樂、讀書也是需求,說的再簡潔一些,就是能排解人寂寞的東西,人是寂寞的,房子是排解人的寂寞,使人安心,使人有歸屬感,使人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