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2章 大明宮(第2/2頁)

大家喜歡木房子,木板拼接的工藝又不夠精細,但凡是大木頭,早就采伐幹凈了。

因而,當初營造紫禁城時,這制造皇宮的木頭,幾乎都是從雲南等地運來的,途中花費的時間,運輸的成本極高。

方繼藩很實在,直接用磚頭加混凝土,外頭再塗抹漆和彩繪。

為了保持這大殿的通透,方繼藩還采用了落地窗的方式,這座仿造奉天殿的巨大磚石結構大殿,一面面玻璃直接落地,通透無比。

不只如此,為了有足夠的隔音效果,方繼藩采用了三層玻璃,保證這殿中的議事,可以與外隔絕。

而每一面玻璃之後,則是一個卷簾,若要秘密奏事,或是不想曬太陽了,卷簾一拉,這新的奉天殿,便立即與外隔絕。

越是巨大的宮殿,采光是最大的問題,哪怕是奉天殿,因為殿中太深的緣故,又是木質,都是陰暗潮濕,這百年下來,早有了一股淡淡的腐朽氣息。

這也是為何,無論是明武宗皇帝,還是嘉靖皇帝,都趕著新建新的宮殿,搬家的原因。

弘治皇帝看著遠處的‘奉天殿’:“那是奉天殿?”

方繼藩笑吟吟的道:“陛下若是喜歡叫它奉天殿,便是奉天殿了。”

弘治皇帝笑了:“走,進去看看。”

百官們尾隨而來,一路看著瞠目結舌,這……雖然只是第一個主殿完成,大明宮,也只是第一期,有了雛形而已,可這一路,他們所看到的,不正是紫禁城的氣派嗎?

不只如此,許多的‘小玩意’添加了進來,給人一種,亮堂堂又巍峨的感覺。

眾人沿著白玉石階,上了奉天殿,這奉天殿,因為一面面的落地窗,從外頭朝裏看去,更是說不出的雄偉,弘治皇帝甚至可以從這裏,看到殿的最深處,那高高在上的金鑾和禦座,從這裏看向禦座,那兒……格外的莊嚴肅穆。

弘治皇帝疾走幾步,入殿。

方繼藩咳嗽:“脫鞋,都脫鞋。”

“啥?”眾人看向方繼藩。

弘治皇帝也是一臉疑竇。

方繼藩忙尷尬的道:“陛下不用脫,陛下乃是天子也,天子豈有脫鞋之理,臣說的是他們,是他們。”

事實上,在漢唐時,大臣們入殿,是要脫鞋的,可到了明朝,這個傳統文化,就缺失了。

北京城冷啊。

這靴子一脫,人人都穿著裹腳布,也就是後世俗稱的襪子,偏偏……還有人腳臭,若是人人脫靴子進去,豈不是臭氣熏天?

可這脫靴……

難道讓人光著腳丫子?

眾人踟躇。

方繼藩笑道:“請放心,裏頭暖和著呢,不只這四面都是鏡子,外頭的陽光可以進來,這下頭,還鋪了地暖。”

眾人嚇了一跳,地暖?

這是大手筆。

方繼藩命人在這地下,鋪設了一個個暖氣的管道,再在紫禁城的某個偏僻角落,燒了鍋爐,如此一來,通過這地下無數的管道,便可將無數的暖氣,送至大明宮各處常用的宮殿。

這地暖和暖閣裏的火龍不同。

火龍只供應了暖閣,畢竟在造紫禁城時,也沒有想到這個,可要大規模的對宮殿進行改造,卻已遲了,所以宮中只好改造了一個暖閣,那是弘治皇帝最喜歡的地方。

可大明宮,必須得有前瞻性才是,因而,方繼藩事先就讓人鋪了地暖。

為了讓地暖舒服,這每個殿宇,還貼了瓷磚。

因而,別看這奉天殿裏,是一片片的瓷磚片兒,大家看著這光滑的瓷片,心裏便覺得極喜歡,而且瓷磚配上落地窗,視覺效果,簡直太好了。

這瓷磚,還被地暖的暖氣慢慢的滋潤,因而……

方繼藩第一個脫了靴子,連裹腳襪也脫了,而後,當著所有的人面,踩在了瓷磚上。

此時雖是初春,北京城依舊寒冷。

可方繼藩雖光著腳,腳底板與瓷磚合在一起,一股溫暖,直鉆方繼藩的腳心,地暖這玩意,對於生活質量的提高,簡直就是質的飛躍。

眾人狐疑的看著方繼藩,這……真的能……踩上去?

這方繼藩,不會是惡作劇吧?

看著大臣們如此矜持。

弘治皇帝道:“朕也來試試看。方繼藩,你記好了,你若是調皮,朕可不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