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2章 喜迎王師(第2/2頁)

想要活下去,就必須得趕緊降了,主動降了,還不失一個安樂公,否則,就真的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只是要降,豈可說自己怕了。

百姓這玩意,本來就是個筐,平日裏騎在他們頭上,吃他們,喝他們,用他們,睡他們美艷的女兒,一旦到了自身難保時,還可將他們推到前頭,表示自己愛護百姓,不忍生靈塗炭,所以並非是朕膽小怕事,而是軍民百姓們太脆弱,朕要保護他們。

“陛下,陛下啊……”

眾臣俱都大哭。

可哭雖哭,卻又忍不住,松了口氣。

黎漴雖是玩了心眼,可若是說不悲哀,這卻是假的,想到安南基業傳至自己,已經六代,卻是徹底在自己手裏砸了,他也是悲從心起。

黎漴咬了咬牙:“城內活著的宗王,統統控制住,萬萬不可使他們逃了。”

“這……”

黎漴流淚道:“今既決心降明,此後我等君臣為魚肉,而明人便為刀俎,倘若我等在明營,有宗王逃出去,號召各州縣百姓對抗明軍,復興安南,到時明軍勢必遷怒我等,那時,我等如何處置,只恐最後,明人為泄憤,而盡誅我等。”

“……”

陛下……還真是講究人啊。

這算盤打的很精細。

既然要降,那就死心塌地,別出了意外,真如黎漴所言,有宗室跑了去揭竿而起,死的最慘的,就是黎漴,倒不如幹脆斷了這個念想,乖乖束手就擒。

想當年,大明文皇帝征安南,也曾出現過這樣的意外,而今,卻不能再出現這等意外了。

眾人便又大哭。

除了哭,還能咋樣呢?

……

浩浩蕩蕩的明軍在方景隆的率領之下,抵達升龍時,方景隆眼裏濕潤了。

文皇征安南時,幾乎所有勛臣子弟蜂擁入安南,自己的父親,也曾在年輕時駐守安南,他們當初,在這裏流過汗、流過血,也有人立下過赫赫功勞。

可最終,文皇帝駕崩,新君登基,而安南雖還被大明所占領,可是叛亂卻是風起雲湧,明軍被叛軍攪的不勝其擾,方景隆的父親,就曾在此,中過箭矢,好在,活了下來。

宣宗即位之後,下旨明軍撤出安南,當時檄文傳至安南各州,鎮守在當地的明軍守備們,既是松了口氣,可同時,卻又滿肚子的不甘。

誰都知道這樣耗下去不是辦法,也誰也都明白,大明花費了無數錢糧,無數軍馬進入於此,明明屢戰屢勝,明明已占據了安南,明明無數人鮮血灑在此,換來了安南國辟為州縣,納入大明的疆土,可最終,一切化為烏有,當時的朝廷,固然有當時朝廷的考量,可能是認為,下西洋已經沒有了意義,占領安南,讓艦隊在安南出發,深入西洋,事半功倍,沒有多少意義,既然朝廷海禁,那麽安南這綿長的海岸線,反而成了巨大的負擔。

也可能是,認為這樣的占領,使大明浪費了無數的錢糧,這些錢糧,完全可以用在其他地方。

無論任何理由,十數年奮戰的結果,最終一切成空,當初奉文皇帝旨意入安南的軍士們,最終灰溜溜的撤回。

可現在,自己和自己的父親一樣,也來到了這裏,眼前的升龍,幾乎成了一座死城。

方景隆下令,預備攻城。

可此時,那升龍城的城門卻是洞開。

瑟瑟發抖的黎漴帶著活下來的臣子們,赤身背著荊條,一個個灰頭土臉的安南士兵打著白色的蟠旗,徐徐出來。

背著荊條的黎漴到了城門口,拜下,其余人紛紛拜倒,在經歷了大半個月的征安南之後,升龍就此告破,安南王黎漴獻城乞降,只是可惜的卻是,這一次,黎漴沒有機會獻上黃冊,因為那玩意,早就被大火燒為了灰燼,雖然這一次乞降有一些瑕疵,似乎也情有可原。

“罪臣對抗天兵,萬死難恕,今日幡然悔悟,喜迎王師,明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安南上下,盡皆真心歸附,還望明皇不棄,予以善待,臣……感激涕零,望北而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