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6章 海上巨利(第2/2頁)

今日只這幹炒鯨肉下飯,味道出奇的好,舒服的拍著自己的肚皮,讓人斟了一口香茶:“往後咱們寧波府上下有口福了,三五文錢一斤的肉,一文錢一斤的魚,這都到哪兒找去?”

“老爺,你說,捕了這麽大的魚,若是此時,老爺上奏,報一個祥瑞,這豈不又是大功一件?”

溫艷生沉默了片刻,搖頭:“這功和老夫沒關系,這是人家的功勞,要報祥瑞也好,要獻寶也好,這都是唐修撰的事,老夫只負責吃,這功勞,卻不必去攬,他是年輕人,和老夫不同,老夫年紀大了,功名利祿之心,早就淡了,能為官一任,做這父母官,做到不貪不占,勉強能為百姓們做一些主,每日還能變著花樣,吃這麽多山珍海味,就已知足了,功勞……不要,不要也罷。”

說著愉快的哼起小曲兒。

……

在得知鯨油可制蠟燭,而且還是最上等的蠟燭之後,幾乎所有的鯨油,很快就被人搶購一空。

賣肉和油的銀子,一次,竟有八千兩。

這是何其恐怖的數字,這才來回一趟啊。

唐寅沒見過這麽多銀子,自己把自己嚇死了,一邊針對這一次捕巨魚,命匠人們改良捕魚的弓弩,一面讓人對船體進行加固,同時,他決心訂制新船。

剩余的銀子,自然是直接犒勞官兵。

水兵們得了銀子,個個喜笑顏開,更加精力充沛了,一個個嗷嗷叫著要去捕鯨,這一趟,可是人人七八兩銀子啊,可比捕黃魚賞錢更豐厚,一月多捕幾頭,數十兩銀子就到手了。

這些不怕死的家夥,只要有錢,什麽事都敢做,個個主動請纓,都是不肯落後於人。

唐寅則關起門來,修了一封奏疏和書信,連同著那巨鯨的骨架,命人火速運輸。

從寧波運輸貨物去京師,若是先用海船走一段海路,將其送至杭州,隨即再由杭州漕運從運河將其送入京,快一些的話,二十多天就可以到。

這備倭衛,已開始漸漸步入正軌了。

現在最缺的,反而是船,若是沒有新船,就沒法兒擴充兵員,只是要造船,所花費的時日,卻是不少,這也是唐寅最煩惱的地方。

……

一場剿倭的潰敗,令兵部擡不起頭來。

馬文升最近不太蹦跶了。

可此時,太子殿下卻是連上奏疏,當然,這奏疏是方繼藩一道上奏的,兩個人搜腸刮肚,說實話,他們實在不是寫奏疏的材料,大眼瞪小眼,看了老半天,方繼藩一拍案:“有了,按三寶太監當初上書的寫。”

“啥,你還認得三寶太監?”朱厚照趴在案牘上。

方繼藩鄙視他,隨即念起了文皇帝駕崩之後,仁宗皇帝登基,欲停止下西洋時,三寶太監鄭和憤而上書的話:“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於海,危險亦來自於海……一旦他國之君奪得西洋,華夏危矣。我國船隊戰無不勝,可用之擴大經商,制伏異域,使其不敢覬覦南洋也。”

“三寶太監說過這些話?”朱厚照趴在案牘上,開始抄寫。

方繼藩道:“說過。”

“噢。”

方繼藩又添了一句:“汪洋之上,有魚無數,此為肉也,食之不盡,若進行捕撈,上可紓解朝廷無糧窘境,又可使百姓們滿足口腹之欲,此一舉兩得。”

朱厚照又頷首點頭:“說的很好,不過……”

朱厚照停了筆杆子:“老方,為了將兵部剩余的幾艘海船搶來咱們鎮國府,我們是不是有點無所不用其極了一些,不如本宮直接向父皇索要便是。”

方繼藩似笑非笑的看了朱厚照一眼。

朱厚照覺得自己自尊心受了刺激:“咋就要不到了,本宮是父皇的兒子啊,親的。”

方繼藩擺手:“臣知道,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正因為是親兒子,殿下還能活到現在,否則……”

“否則什麽?”

方繼藩擡頭,看著房梁:“否則,你又不是陛下兒子,又沒腦疾,陛下雖寬厚,卻只怕也已死了一百次了,臣說話有些耿直,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