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太子監國,惹下大禍

次日早晨。趙佶、梁薪一行人在藍府用過早餐後便啟程回京,而就在此時一封從汴京傳來的飛鷹傳書通過杭州的西廠情報點送到了梁薪手中。梁薪看過飛鷹傳書後頓時驚住了,立刻將飛鷹傳書教給了趙佶。趙佶看完飛鷹傳書,立刻決定馬上啟程,快馬加鞭地趕回汴京。

將時間倒回七天。那時候趙桓剛剛開始實行監國之權,在楊戩的引導下,趙桓先入住了東宮暖閣,然後便坐上垂拱殿開了第一次朝會。

朝會這玩意已經有很久沒有召開過了,趙佶一門心思撲在玩樂上,即便有什麽大事也只是找幾個朝廷大佬商議,四品以下的官員平時都很少能見到趙佶。

趙桓打起十二分精神端坐在朝堂之上,雖然沒敢坐那龍椅,但他所坐的金椅與那龍椅只有一步之遙。聽聞群臣高呼太子千歲,趙桓第一次感受到了權力的美妙。

第一天。一切都很和諧,文武百官並沒有提出什麽尖銳的奏章,上奏的幾件事趙桓也主持著聽取百官意見,最後下了決議。所下的決定讓所有人都挺滿意,大家都贊揚太子英明。

第二天。一切也很和諧,英國公林英雖然提出了一些貪腐之案,但趙桓也一一給了答復。這讓英國公很滿意。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說太子英明,這讓趙桓自己都有些飄飄然了。

再到第三天的時候。趙桓甚至主動提出了一個問題,說的是山東大旱,也許跟水利不便有關。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趙桓提議是否支出銀兩在山東興修水利。這一提議得到了所有朝臣的一致支持,於是當時就決議由戶部司支銀子,前去山東修“太子渠”。

想到自己一個念頭就可以立刻變成現實,趙桓興奮不已。當日朝會散去之後,英國公林英帶著不少朝中大臣求見趙桓,趙桓知道這些都是未來能扶他登上皇位的助力,於是熱情的接見了他們。

與趙桓談話間,趙桓極盡表現的十分謙虛有禮,這讓林英等老臣十分欣賞。從東宮離開過後,林英等人便一起在汴京一品樓舉行了一場秘密聚會,聚會中林英等人商議過後決定成立太子黨以後全力支持趙桓登基。

第四天。一直沒有開口的蔡京說話了,他遞上奏章上奏西北邊軍催要軍費,戰士們過冬的棉衣、糧草都捉襟見肘。這一切蔡京都上報給了趙桓,等待趙桓決斷。

趙桓接到這個奏章頓時傻眼了,西北軍費居然高達三百多萬兩。他叫戶部司司長出列商議,戶部司立刻表示手中只有八十多萬貫,並且日前已經撥了五十多萬貫出去修建山東太子渠。

趙桓愣在了原地,開口問蔡京:“太師。此事能否想辦法緩一緩,等皇上出關之後再行決議如何?”趙桓不是傻瓜,知道這事自己解決不了,於是使出了“拖”字訣。

哪知蔡京根本不給面子,直接說道:“回稟殿下,這……恐怕不行。西北邊軍共計四十萬人,擔負著鎮守西北重鎮,防禦西夏以及西北蠻夷之責。如今戰士們三餐不繼,軍餉拖欠,此刻還穿著單衣在過冬。如果不趕緊處理,恐怕西北邊軍會生亂。”

“這……”趙桓頓時知曉此事事關重大,一時之間也不敢胡亂發言了。群臣就那樣看著趙桓,趙桓感覺臉上有些發燙,心中頓時有些急了。

趙桓慌亂間將求助的眼神投向了林英,林英當即往前跨出一步道:“啟稟監國太子,微臣有辦法可以將那三百多萬兩湊齊。”

“啊?”趙桓又驚又喜,頓時猶如溺水時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般連忙問道:“英國公有辦法可盡管道來。”

林英對著趙桓行了一禮,然後斜睨了蔡京一眼道:“皇上!臣方法有三。第一,可命戶部司下令提前征收半數春稅,如此可湊齊至少一百萬兩銀子。第二,重開設市易司,各行各業必須征得市易司同意,並下發憑證方可營業,每具憑證依據規模大小收取費用。同時凡是商人交易均征其商稅,稅收可十稅其二。如此應當可在短時間內再湊齊一百萬兩。至於第三嘛。就由汴京富商,朝中官員捐贈,應該也能湊齊一百萬兩。如此,西北軍費可了。”

林英這一番話頓時引起群臣爭議,他那三個辦法實在牽涉有些廣泛。比如第一項,先征收一半的春稅,眼瞅著要過年了,誰去給你征稅?即便有人去征,年底又要還債又要交租的老百姓哪裏再拿錢出來交春稅?

第二的一個辦法也很坑爹,重開市易司。這擺明了是要重搞王安石變法啊。商人營業需要官方認可,這個本來沒什麽,但你發現認可證明還要收錢。並且以後還要征收百分之二十的商業稅,這樣商人能不叫喚?

第三的辦法林英大概是從梁薪那裏得到的啟發,將主意打在了富商和朝廷官員的身上。不過人家梁薪是摸準了商人脈搏,讓他們心甘情願拿錢出來的。至於林英嘛,這個完全就是硬逼商人和官員捐款,商人和官員們能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