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曹操的怨氣(第2/2頁)

哪怕是現在,鐘家不一樣開始暗中跟葉昭那邊聯系,何止是鐘家,事實上,荀攸和荀彧為家族考慮,已經將族中一些優秀子弟暗中送往洛陽,隱姓埋名,為的就是能夠將家族延續下去。

這一點,曹操同樣清楚,但曹操並沒有阻止,對曹操來說,荀彧與荀攸願意在這個時候還陪著自己,已經是仁至義盡了,非要讓人家將家族都搭上,那就不近人情了。

“我欲與葉昭決一死戰,諸公隨我這些年,仁義已盡,若諸公也想投奔修明,操可為諸公寫一封薦書,莫看我與修明如今已是不死不休之局,但修明此人,還是念些情分的,而且以諸公之才,隨操赴死,實在可惜。”曹操笑道。

“主公怎可說此喪氣之言,勝負未分,怎得……”程昱面色一變,站起來道。

曹操擺了擺手,示意程昱莫要說話,程昱出身寒門,沒有家族負累,所以可以任性一些,但荀彧叔侄不同,曹操這番話,也是說給荀彧二人聽的。

“勝負,其實早在敖倉之時,已經分出了。”曹操笑道:“修明如今大勢已成,操阻攔不了,孫策也攔不住,這天下大勢,終歸一統,操之不幸,天下之大幸!”

“主公待我恩重如山,怎可此時棄之?”荀彧搖了搖頭道。

曹操笑著點了點頭,沒有多言,荀彧會這樣選,雖然有些意外,卻也在情理之中,扭頭看向荀攸。

猶豫片刻後,荀攸看向曹操:“主公既已知大勢,為何選擇與葉侯決戰?”

曹操聞言眼中閃過追憶之色:“我與修明,相識於微末,當初他乃這梁國相,我為騎都尉,共同聽命於皇甫將軍帳下,當時的修明便頗不安分,有些話,當初不便說,現在也不妨說給諸位聽,當初皇甫將軍為逼朝廷解除黨禁,對黃巾數次退讓以此逼先帝,當時修明直接用弩箭抵著皇甫將軍要他改軍令。”

想到當時的場面,曹操至今記憶猶新,那是他跟葉昭第一次見面,荀彧跟荀攸多少還是聽過這個事情的。

“當時只以為是個熱血少年,如今看來,修明當時恐怕便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想改變這個世道,所以在當時大將軍、黨人、宦官三方角逐的情況下,他卻以此迅速走入陛下眼中,後來正式結識在洛陽,當時還有本初、公路,當年修明在洛陽之事,諸位想必也都清楚,可有一件事,諸位恐怕不知。”

荀彧三人聞言好奇的看向曹操,能被曹操記到現在的,恐怕意義很大。

“我在虎牢關時,曾問修明,他既然知我之能,也曾有過機會殺我,卻為何從不動手,反而數次相助於我?”想到當時的對話,曹操眼中閃過一抹厲色:“我以為,修明是顧於情誼不願殺我,但諸位可知,當時他是如何說?”

荀彧三人沒有回答,但顯然,這句話就是關鍵。

“他說,我,曹操,不過是他手中一枚棋子!”說到這一句,曹操眼中有戾氣閃過。

雖然知道這句話恐怕不是什麽好話,但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曹操啊,若非葉昭出兵關中的話,恐怕如今這天下,曹操才應該是天下第一諸侯的,其雄才偉略,眾人很清楚,但現在卻被告知,這樣一個人物,竟然只是別人手中的一枚棋子。

曹操沒有理會眾人驚駭的表情,嘿然笑道:“他想改變這世道,這事何其難也,當年商鞅變法是何下場,諸位當清楚,而他,欲做商鞅之事,卻不願自身來承擔這份惡果,所以,不止是操,先帝、李傕、郭汜乃至本初、公路、孫策,都是他的棋子,這些年來,天下之變化,諸位也該看在眼裏,他成功了,但我等這些棋子如今卻要變成棄子,操不甘,哪怕是敗,操也欲與他一戰!”

房間裏陷入了靜默。

曹操站起身來,看著眾人笑道:“雖然有些自私,但此戰,實乃操為泄私憤之舉,既然敗局已定,諸位實不必與操同行,這最後一程,便叫操自己走便可。”

說完,也不等三人答復,曹操整個人看上去,似乎輕松了不少,大步往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