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大勢不可逆(第2/2頁)

“那便靜觀其變,反正我軍如今與曹操結盟,如今之勢,曹操不可能與我等相攻,我軍可屯兵於濟南,靜觀其變,若葉昭真要攻打荊州,我軍兵馬隨時可以渡河,如今要緊的,還是盡快安撫民心,招攬精壯之士入我軍中,加緊練兵,以我軍如今兵力,尚不足以與那葉昭爭雄!”周瑜沉聲道。

“便依公瑾之言。”孫策默默地點了點頭,的確,如今雖得青徐二州,但時日尚短,雖然招攬了不少降軍,但要面對葉昭這樣的巨無霸,還差了不少火候。

……

南陽,臥龍崗。

“你家先生又去哪了!?”張飛有些暴躁的看著眼前的童子,只覺此子相當可惡。

“我家先生去雲遊四方,當真不在,劉將軍還是下次再來吧!”童子有些不滿的瞪了張飛一眼。

“若你家先生回來,煩請遣人告知,我會留人在此!”劉備嘆了口氣,看向身旁一名親衛道:“劉全,你便留在這裏。”

“我家先生的草廬,乃清靜之地,並不歡迎外人。”童子朗聲道。

“無妨,不會打擾草廬清幽。”劉備看向劉全道:“你便在此處尋一戶人家,買下房舍,若那孔明先生回來,立刻來告知。”

“喏!”

劉全乃劉備親衛,也是劉備同鄉同族,有些武力,劉備任代郡太守時便來相投,被劉備任為親衛統領,雖然地位不高,卻是劉備身邊最信任之人,其信任程度,恐怕不弱於張飛、陳到這些人。

“兄長,不過一酸儒爾,何必這般客氣,沒了他,難道我們便不會打仗了?”

“閉嘴!”劉備喝了一聲,對童子抱了抱拳,轉身帶著張飛和陳到離去,這臥龍崗如今屬於葉昭治地,劉備也不便久留。

看著劉備等人離開的方向,童子看了劉全一眼,轉身回了草廬,將大門關上,徑直入了正廳,卻見兩名青年正盤膝坐於廳中下棋,當下躬身一禮道:“先生,那劉將軍已經離開。”

“嗯。”一名青年默默地點了點頭,嘆了口氣,將一枚白子落下。

“孔明,這劉將軍在民間頗有聲望,又是漢室宗親,這五顧茅廬,也算極盡誠意,為何連一面都不願見?”青年對面的男子要比青年大上幾歲,微笑著看著青年問道。

“那元直又為何不肯出仕?”孔明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

“大勢已定,出不出仕又有何意義?”青年嘆了口氣,看著草廬之外道:“劉將軍確為明主,可惜生不逢時,這天下……我記得孔明曾著一書,專研這天下局勢,該有應對之策才是,為何……”

“吾於去歲曾遊歷蜀中!”孔明幽幽一嘆道:“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在我,蜀中吏治清明,人心皆向葉昭,便是胸有萬般計策,但這人心不在,如之奈何?”

元直嘆息一聲,良久才打破沉默道:“聽聞那丞相已定下新的取士之法,於泰安七年也就是後年向天下取士,不問出身,凡有才者,皆可量才錄用,我準備屆時去往洛陽一試。”

孔明默默地點點頭道:“以元直之才,當可平步青雲,亮預祝元直功成。”

“孔明不隨我一同去?”元直看向孔明,開口道:“孔明之才勝我十倍,難道真的甘心終老於這山野之間。”

“吾並無出仕之心。”孔明搖了搖頭道。

“我知孔明屬意於那劉將軍,但孔明也說了,天時地利人和皆無,又何必如此,我觀那葉相亦有人主之象,孔明之才,未必不能一展所學。”

“常伴與這青山綠水,也未嘗不是一件快事。”孔明微笑道。

“罷了!”元直起身,對著孔明一禮道:“學業已成,此番前來,便是與孔明告辭,我欲遊歷天下,若有再見之日,你我再把酒言歡。”

“恕不遠送。”孔明起身,對元直還了一禮笑道:“但願你我,還有再見之日。”

“一定。”元直點頭,拍了拍童子的腦袋,轉身往門外離去。

孔明看著元直的背影,直到消失在門外,方才幽幽一嘆,這天下大勢,真的無可改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