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郭嘉的選擇(第2/2頁)

在冷兵器時代,人口就是戰爭潛力,就是財源,這一點上,葉昭真比不過曹操,如果再加上冀州不忿,曹操的人口,絕對是當今諸侯之最。

葉昭做過統計,荊州這些年穩定下來,但先後經過黃巾以及不時跟呂布或是江東打仗,人口在四百萬左右,幽州劉備那邊更不堪,胡人寇邊,加上之前跟公孫瓚大戰,之後又跟袁紹打,整個幽州本就人丁不旺,經過這麽多戰爭,能有三十萬人口都不錯了,若非得了河間、渤海、中山三郡,劉備連被正視的資格都沒有,至於江東,這些年中原戰亂倒是遷過去不少人,不過之前又有嚴白虎、王朗、劉繇、袁術、孫策之間相互攻伐,人口大概也就在兩百萬左右。

所以說,現在天下,在人口上,最大頭的是曹操,然後是葉昭,至於其他諸侯,治下人口加起來,都比不上任何一個,而在二者之中,曹操在人口基數上更強,君主能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郭嘉選擇葉昭而且這麽痛快,多少讓葉昭有些吃驚。

“昔日主公與曹公尚未崛起之時,袁紹便有四世三公之望,諸侯盟主之威,手握冀州錢糧廣盛之地,在當時,便是最強諸侯,嘉也曾在其麾下聽用。”郭嘉並沒有正面回答葉昭,而是拿袁紹來說事:“然而如今如何?”

“但孟德並非本初。”葉昭笑道。

“曹公確是英主,但就如嘉之前所說,主公一局囊括天下之大旗,已在實力上淩駕諸侯,無論曹操亦或是劉備,之後每走一步,都會受到巨大阻礙。”郭嘉看著葉昭道:“然主公不同,雖然主公創辦基業之時,步步為艱,然卻已經利用這十年時間,扭轉乾坤,反令諸侯內部產生無法調和的矛盾,曹操也好,劉備也罷,亦或是江東孫策,若想抗衡主公,只有一條路可走,以鐵血手腕鎮壓士人,效仿主公貫徹法治,分田……”

郭嘉苦笑一聲道:“似袁紹、曹操身份雖在初期受益良多,但也正是因為這身份,束縛了手腳,若沒有主公,這天下格局不變,百十年後,重歸一統,嘉也無力扭轉這乾坤,但主公既然已然出現,而且已經做到這個地步,嘉只想盡早結束這亂世,還天下以太平,而這一點,曹操也好,劉備也罷,都無法做到。”

就像之前郭嘉為袁紹效力之時,每一個決策,都會有至少兩個方向,兩個派系相爭,有人要往前,就肯定有人要往後,曹操那邊雖然不明顯,但隨著曹操擊敗袁紹,占據冀州,一樣會出現這等問題。

雖然相比於袁紹,曹操更加果決,也更有主見,但這個問題不會消失。

而葉昭這邊雖然也有派系之爭,但在對外的問題上,基本是葉昭跟戲志才、李儒、法正這些人拍板決定,對於自己的勢力,葉昭有著絕對的掌控權,劉辯也好,還是後來從關東各地投奔而來的名士也罷,都無法影響葉昭的決策,這是曹操很難做到的,他對士人階層不得不倚重,也導致很多時候,曹操在一些問題上不得不做出妥協。

其實說白了,在郭嘉眼中,曹操和葉昭之間的區別並不是兩人本身的區別,而是兩個勢力執行能力以及治理方面的區別。

葉昭這邊新政已經完成,就如同當年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一樣,而曹操那邊,還在沿用舊制,哪怕有所革新,也是小心翼翼的,沒辦法像葉昭這邊一樣,大刀闊斧的開路,如此下去,時間越長,葉昭這邊就會越強,而曹操等其余諸侯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忙於跟士人階層之間的明爭暗鬥之中。

雖然曹操手中還有天子大義,但以郭嘉對葉昭的了解,葉昭將劉辯帶在身邊這麽多年,肯定不止是為了一個雍王的名號,手中恐怕還有底牌,至少在這方面,葉昭不會弱於曹操,綜合下來,除非曹操能現在就滅了葉昭,否則時間越久,雙方的差距只會越大,就像郭嘉說的那樣,他希望天下能夠盡早止息戰亂,選擇葉昭這邊,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好!”葉昭笑著舉起酒觴道:“奉孝所言,深得我心,滿飲此觴,今夜不醉不歸!”

“恭敬不如從命!”郭嘉灑然一笑,同樣舉起酒觴,對著葉昭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