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2/2頁)

而去斤部落沒有任何猶豫,毫不猶豫的前去支援關羽,每過一個部落,都能找到那部落頭人或是首領的屍體,被剮的體無完膚,那是部落頭領才會有的待遇,至於斬下的人頭,已經數不清了。

在大地回暖之前,陰山到彈汗山一帶,足足七個部落被從草原的版圖上面抹去,同時大漢或者說葉昭的兇威也開始在草原上蔓延開來,伴隨著的,還有大漢的一些規矩。

你可以不加入我們的盟約,但只要同意了,就不容許違背盟約內容,大漢會嚴格按照盟約執行,而一旦有人背棄,將會受到大漢各路猛將無休止的追殺,直至部落滅亡。

同時不能對漢人動刀,否則視之為敵,無論軍人還是百姓,都不能。

這樣的舉動,葉昭屠夫的名聲算是坐實了,關羽也跟著沾了光,被認為是劊子手,但在北地,對於葉昭的舉動卻是少有人反對,哪怕是士人階層,也罕見的沒有說話。

大漢立國四百年,跟草原的恩怨幾乎延續了整個大漢的歷史,西漢時的冒頓單於到鮮卑時一統草原的檀石槐,每一次草原上有大人物崛起,都是一部漢人的血淚史,而遭災最嚴重的,就是北地四州。

葉昭這種順昌逆亡的對待異族的態度,令無數人叫好。

而在這種鐵血鎮壓的手腕下,整個中平六年,趙雲、關羽、馬超、張遼、華雄輪番帶兵出擊,聯盟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從一開始的小貓三五只,到建安六年末時,已經發展成為三十七個部落的大聯盟。

雖然都只是幾百人,鮮少有上千人的部落,但三十七個部落加起來,人口也有七八萬之多,但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這些部落幾乎都是男少女多的狀態,一個千人部落,男人或許只占三成。

當然,鮮卑人自己內部的戰爭,葉昭是不反對甚至保持鼓勵態度,所以這些鮮卑部落為了壯大自己,會不斷發動戰爭,只要沒有漢人參與,俘虜的鮮卑勇士都可以收編,而且一些多余的女人,其他部落的小孩會被送到武泉坊市販賣換取兵器和糧草等戰爭物資,讓他們有更強悍的實力去繼續掠奪其他部落。

這件事,當年在馬城時葉昭就已經開始做,但當時葉昭手中握有的資源太少,只有一城之地,傾盡兩年之功,影響力也只是局限在彈汗山一帶,如今他手握三州之地,再做起這種實情來,就容易了許多。

如今鹽澤以北,繞過陰山之後往北三百裏距離,經過一年的混戰之後,除了聯盟所掌控的部落之外,已經鮮少再有其他鮮卑人的部落存在,哪怕是軻比能、鮮卑王庭,面對這些如同瘋狗一般的部落聯盟,也不願意招惹。

當初只是幾百人的小部落,經過一年的發展,已經膨脹到兩三千人,但如去斤這樣當初就是大部落的部落,發展速度反而不快,至今也不過是四五千人的部落。

隨著資源越來越緊張,這個部落聯盟內部,也開始出現傾軋,雖然不會明面上開戰,但卻會暗中綁架一些對方稍有姿色的女人或是孩童送到武泉,販賣給漢人。

而武泉的坊市,對於這些人口,只要不是漢人,是不會追究出處的,最著名的莫過於去斤禿律的最寵愛的女人在某天外出遊玩時,被另一個部落的人擒獲,送到武泉坊市,然後賣給了漢人,輾轉流落到葉昭手中,被葉昭轉手賞給了管亥當小妾。

去斤禿律知道後,憤怒的將對方部落頭人的女兒直接獻給了葉昭,被葉昭送給關羽做小妾,兩家部落頭人,卻沒有勇氣跑來討要,生生將這個虧咽進了肚子裏。

在建安六年末,草原上出現了糧食危機,為了生存,大量的部落南遷,哪怕軻比能和鮮卑王庭也難以阻止,一場遍及整個中部鮮卑的混戰,一直持續到建安七年初才結束,鮮卑人的人口在這場混戰中,直接銳減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