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父子(第2/2頁)

“人口!”想到這些天來跟在葉昭身邊聽政務,葉征幾乎是脫口說道。

“並州人丁不旺,洛陽一帶的百姓,當年早已經被董卓遷空,南陽數次經歷清洗,我兒以為,何處可以獲得人口?”葉昭笑問道。

“但武威、金城以及北地三郡,人口也不多?”葉征疑惑的看向葉昭,不解道。

“再往外看!”葉昭笑道。

“再往外便是羌胡……”葉征看向葉昭,皺眉道:“蔡翁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那蔡翁有無告訴過你,如何將異族化作我族?”葉昭看向葉征,也不著惱,蔡邕是儒家的絕對擁護者,這句話,也不能說錯,但對一個統治者來說,族類並不能絕對。

“這……”葉征猶豫了。

“講!”葉昭看著葉征,鼓勵道。

“屠其精壯,斷其傳承!”葉征低頭道。

短短八字,卻血腥無比,這與蔡邕所教的儒家理念相悖,也讓葉征很不適應,但這又是他目前唯一能想到的。

“也算一條路。”葉昭點點頭,並沒有完全否定:“這人生在世,躲不開一個利字,羌胡也是人,也需要利;你可知,當年為父初入仕途,是如何將彈汗山一帶胡人歸化的?”

“以利誘其眾。”葉征作為葉昭的兒子,葉昭的生平自然不陌生。

“不止如此!”葉昭搖了搖頭道:“若無足夠的武力壓制,再多的利,也不過是其眼中的肥肉,你可知,在馬城興盛之前,前前後後死在為父手中的胡人,有上萬之眾,哪怕在為父卸任馬城令之後,直接或間接死在為父手中的胡人,有近十萬。”

挑動胡人內戰,而後供給武器,又借著那戰亂讓一些小部落或是零散的胡人牧民遷居相對安定的馬城,然後興盛百業,供給胡人活路,讓他們自己來學習漢人文化,一步步被熏陶。

當時葉昭在幽州只待了三年,若是讓他多待十年,或許如今馬城所能掌控的地域,都能比得上整個幽州了。

哪怕是葉昭離開,也促成了彈汗山一帶軻比能、鮮卑王庭以及烏桓族三足鼎立的格局,讓三方互相攻伐,這樣的戰爭,就如同一個絞肉機一般,不斷吞噬著鮮卑、烏桓二族的血肉。

不過後來,隨著公孫瓚崛起,開始加大對烏桓的討伐力度,將這個三足鼎立的格局給打破了,才終結了這個局面,饒是如此,借著這三足鼎立的策略,間接死在葉昭手中的二族人馬又何止十萬,如今的鮮卑和烏桓二族可比歷史上虛弱了不知道多少,若算起來,葉昭的功勛可不僅僅只是斬殺鮮卑單於那麽簡單。

隨著葉昭的講解,葉征逐漸瞪大了眼睛,年幼的他,還是第一次發現戰爭原來還能這麽打,如果葉昭還在幽州的話,恐怕歸化的胡人會更多,可惜當年劉瑁當馬城令,讓馬城失守,將葉昭此前的心血付諸東流,否則的話,如今那馬城恐怕也是一座大城了吧。

“父親,我明白了。”葉征躬身道:“若是如此,父親可是準備對河套動手?”

“為何如此說?”葉昭沒有回答,而是笑問道。

“河套之地,水土肥沃,南匈奴這些年歸附大漢,借著這河套之地休養生息,已然壯大,而且不思感恩,反而年年南下劫掠三輔,關中如今凋零,南匈奴也罪責難逃,而且父親若要人口,河套也該是必取之地。”葉征躬身道。

“好!”葉昭滿意的點點頭笑道:“那征兒覺得,何時取南匈奴為佳?又該如何去取?”

“這……”葉征一窒,搖了搖頭:“孩兒不知,孩兒聽聞,遊牧民族全民皆兵,南匈奴數十萬人口,當可有十萬大軍,若要滅之,恐怕不易。”

“能想到這些,已經不錯!”葉昭摸著葉征的腦袋笑道:“好好讀書,如今關中以治理為主,短時間內不會出兵,為父希望,待出兵之時,我兒能隨為父一同上戰場。”

“喏!”葉昭聞言大喜,躬身一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