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說服(第2/2頁)

“二位將軍可否讓在下與張將軍單獨聊幾句?”賈詡沒有回答,而是看向魏續、成廉。

二人心有怯意,如今見張繡不善的目光看來,各自點點頭道:“我等便在門外等候軍師。”

“軍師?”張繡嗤笑一聲,看著賈詡道。

“詡已經說了,為求存爾!”賈詡不以為意,看著張繡道:“此番前來,是為勸將軍退兵,去投河內。”

“衛家?”張繡皺眉道。

“非是衛家,太尉已派兵殺入河東,衛家如今已亡,衛覬已經投入呂布麾下。”賈詡搖了搖頭:“此時呂布欲遷弘農之民,不欲與將軍糾纏,是以我才說動呂布,準我前來說服將軍退兵。”

“我便與那呂布同歸於盡!”張繡冷聲道。

“不會同歸於盡,呂布如今並了河內兵馬,手中兵力之盛,僅此關中太尉,若呂布有心要攻城,此時城中恐怕不過三千兵馬,旦夕可下,如何與他同歸於盡?”賈詡看著張繡,搖頭嘆道:“留的有用之身,日後或有報仇之日,若今日死在這裏,便再無復仇之時,太尉乃賢德明主,少將軍武藝兵法皆屬上乘,若投奔太尉,日後必有作為,而且南陽緊鄰漢中,太尉與溫侯他日必有一戰,將軍此時戰死,無任何意義。”

“你為何幫我?”張繡皺眉看向賈詡道。

“我投溫侯,是為求存,前來勸你,是為昔日恩義。”賈詡笑道。

“既然先生也覺太尉乃明主,何不與我一同往河東而去?”張繡皺眉道。

“將軍以為,溫侯放我入城,會不做防備?若將軍退兵之前,詡未回營,將軍想要渡河怕是千難!”賈詡對著張繡搖頭道,他之前卻有此意,但呂布派了魏續、成廉過來,賈詡便將這份心思息了,至少暫時,他沒機會走。

張繡看著賈詡,良久,方才長嘆一聲,對著賈詡拱手一禮道:“繡之前多有冒犯之處,望先生莫怪!”

“張濟將軍之死,在下無能為力,請將軍勿怪,非我不助將軍,只是以當時形勢,除非張濟將軍願意放棄弘農,否則根本無法可救!”賈詡對著張繡道,他知道,張繡對此事始終耿耿於懷。

放棄弘農?怎麽可能?

張濟點了點頭,表示理解,自家叔父的性格,他是知道的,要讓張濟放棄這弘農根基是不可能的,此刻也有些明白賈詡為何一直避而不見了。

“事已至此,詡便先行告辭了,若我不出,恐怕溫侯會直接下令攻城,將軍切記,入太尉帳下之後,莫要輕提復仇之事,太尉以法度治軍,將軍若無功便向太尉請求,必遭太尉所厭,望將軍慎行!”賈詡最後又交代道。

“繡記下了。”張繡嘆了口氣道:“若日後還有機會,希望能再與先生共事。”

賈詡點點頭,沒再多說,出門匯合了成廉和魏續之後,便立刻出城,並未在陜縣停留。

張濟將賈詡送到城門,看著甲戌離開之後,才有些失神的回來,卻見一美婦已經等在家中。

“見過嬸嬸!”見到美婦,張繡連忙上前躬身道:“嬸嬸如何出來了?”

“聽聞文和先生前來,不知可是先生出了對策?”美婦低聲問道。

美婦姓鄒,乃長安一風塵女子,生的貌美絕倫,張濟當初在長安看中,娶來的小妾,雖是長輩,但實際上,鄒氏比張繡也就大了兩歲,平日裏也是跟張繡能聊得來,後來張濟正室病亡,因疼愛這鄒氏,便將其立為正室,雖然出身低賤,但張濟死後,張繡也從未有半分失禮,對鄒氏恭敬有加,有何事情,也會先跟鄒氏商議。

鄒氏之前聽過賈詡之名,知道是個智者,所以在得知賈詡前來之後,便想過來請賈詡出個脫身的主意,沒想到賈詡來得快,去的也快,讓鄒氏頗為失望。

“先生已經說服呂布放我等離開,今夜小侄便護送嬸嬸過河,前去河東投奔太尉。”張繡躬身道。

“如此,便有勞德榮了。”鄒氏松了口氣,跟張繡告辭一聲,轉身前去收拾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