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葉昭講學(第2/2頁)

“這……”葉征無法回答,他的學問、見識沒辦法回答葉昭這個問題。

“因為那儒學之中,講的都是做人的道理,卻沒有做事的道理。”葉昭拍了拍葉征的肩膀笑道:“先聖之言,其實沒錯,但錯就錯在用錯了地方,我兒可知,若治理一縣,需要如何做?”

“能明正典刑,能明察秋毫,需得合力調配資源,鼓勵百姓耕作……”葉征滔滔不絕的給葉昭講了一大堆。

葉昭笑著聽他講完後才詢問道:“那我兒可否告訴為父,這其中,哪一條,會用到儒學?”

“這……教化百姓!”葉征想了想,明正典刑靠法,明察秋毫如今書院中專設刑獄一課,此外調配運籌,需要數術……仔細算算,跟儒學沾邊的,也只有教化百姓一條。

“如果百姓連飯都吃不飽,每日為餐食奔波,如何肯聽你教化?”葉昭笑了,儒家的教化,實際上就是一種愚民之策。

“回到你之前所問的問題,你說的大義滅親這並非儒學提倡,出自左傳,商鞅變法裏有夫妻相告,此乃法家之言,至於三綱五常相沖之處,可拆分開來,一為教化,一為治國,此乃儒家大興之始,它在維護皇權,也是所謂道,用之可使百姓知禮儀,知大義,儒家謂之曰道,也是人立身之本,但你若想令百姓富足,需興工,興商,嚴法,卻不可獨以儒治天下,那樣只會令天下大亂!”

看著一臉發懵的葉征,葉昭搖了搖頭:“我兒只需記住即可,至於個中道理,需自行體會,學問有用與否,我兒當有自己的判斷,這天底下,沒有任何一家學說是完美無缺的。”

葉征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沒弄明白,卻將葉昭的話記在心裏。

葉昭站起身來,帶著葉征往外走去道:“書院我兒也去過了,幾位教習之中,我兒覺得哪位教習講的好?”

“自是蔡翁!”葉征本能道,蔡邕不但是葉昭的老師,更是名滿天下的大儒。

“莫要人雲亦雲,說說自己的感覺,恩師的學問厲害,但教學……可稱不上名師。”葉昭搖了搖頭,他是蔡邕帶出來的弟子,最有發言權,蔡邕講課,你的水平不到一定程度的話,很容易失去自我,就如葉昭前身那般,成了一個書呆子,有學問,卻不會做事,若非他魂穿至此的話,這個時代,估計也不會留下葉昭這麽一個名字。

葉征聞言有些臉紅,仔細想了想道:“幾位年輕教習講的……孩兒可以聽懂,比如趙教習的數術,還有李先生的格物,幾位將軍的兵法也能聽懂一些,儒學太過深奧,孩兒難以盡數體會。”

“儒學還是要學,但莫要將全部精力放在其上,這門學問跟做人一樣,時機到了,不懂得東西會慢慢懂得,但數術、格物既然聽得懂,就好好學,這兩門與兵法有相通之處,凡事當由淺入深,太過操之過急,反而會適得其反。”葉昭笑道。

“喏,孩兒謹記。”葉征躬身道。

“……”葉昭看了一眼畢恭畢敬的葉征一眼,對於這種在自己家裏都一板一眼的態度有些不滿,但也沒辦法去說什麽,葉征做的在道理上來說沒錯,錯的只是他們父子之間的感情比較淡,而且王侯之家,太過追求親情也未必是什麽好事。

“主公,辯王子派人來請。”一名家將進來,對著葉昭躬身道。

“讓他稍等。”葉昭點了點頭,示意家將前去,讓葉征自己去書院,他則換了一身正裝之後,才出了府門,與那前來邀請的王府家奴一同前往弘農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