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關羽兩難(第2/2頁)

“還未跟我說,伯珪兄怎的讓雲長前來,昭雖也想跟雲長兄一敘,但以雲長兄的地位,無論如何,也不該由雲長親自過來。”葉昭好奇的看向關羽。

別看許攸名聲不小,但在袁紹身邊的分量,可真不如關羽在公孫瓚身邊的分量高,充其量也不過是個謀臣,袁紹身邊可不缺。

“將軍帳下,也只有羽與葉侯親善,是以被將軍派來。”關羽搖了搖頭道。

“原來如此。”葉昭笑著點點頭,至於這理由……就當是吧。

“分明是那公孫瓚不信我父!”葉昭正想轉移話題,卻見關羽身邊的少年突然一臉不忿的道。

“放肆,不得無禮!”關羽聞言,皺眉厲喝道。

“這位是……”葉昭好奇的看向少年。

“葉侯見諒,此乃劣子關平,還不見過葉侯!”關羽瞪了少年一眼,悶哼道。

“關平參見葉侯!”關平上前,規規矩矩的跟葉昭行了一禮。

“免禮,如此算來,你當稱我一聲叔父才對。”葉昭伸手,扶起關平,臉上的笑容更歡,算起來,葉昭如今也已經到了而立之年,早已不是當年剛剛出仕之時的青澀少年。

“這位是羽途經汝南之時收的勇士,名為周倉,頗有幾分勇力,也非歹人。”關羽指了指身邊那一身匪氣的漢子,對著葉昭道。

“周倉參見葉侯,久聞葉侯之名!今日能拜見葉侯,實乃周倉三生之幸!”周倉有些激動的對著葉昭一禮。

“哦?”葉昭詫異的看了周倉一眼,同樣伸手將其扶起笑傲:“江湖之中多豪傑,我帳下亦有不少草莽出身的好漢,周將軍不必拘謹。”

關羽嘆息道:“周倉本是昔日那太平教首張寶麾下大將,當年黃巾敗亡,南陽時葉侯為救太平教俘虜,不惜與中郎將反目,周倉當時,便在其中,算起來,葉侯於他有活命之恩。”

“倉本欲投效葉侯,只可惜不得門徑。”周倉對著葉昭躬身道:“今日既見葉侯,請受周倉一拜,多謝葉侯當年活命之恩!”

“舉手之勞爾,疆場征戰廝殺,生死由命,但殺降,實在有違天和。”葉昭受了周倉一禮,才將其扶起道:“如此說來,周將軍是來投奔於我?”

周倉搖了搖頭,躬身道:“周倉心幕葉侯久已,只是亦敬佩關將軍氣節,如今既已拜在關將軍麾下,請恕周倉無禮,此生怕是不能侍奉葉侯,若是有來生,周倉願結草銜環,以報葉侯活命之恩。”

“是條漢子!”葉昭卻也不以為意,若是當年征戰黃巾之時,能遇到周倉,葉昭絕對會設法降服,但如今馬……這種級別的武將,願意投自然最好,不願,葉昭也不會太強求,畢竟周倉充其量也不過是個勇將,除非達到典韋這等層次的勇將,否則對葉昭的吸引力不大。

“令郎所言……”葉昭又看向關平道:“可是近日伯珪兄與劉幽州又有沖突?”

“回葉侯!”關平躬身道:“公孫將軍與劉幽州之間,本就有沖突,他疏遠我父,不過是因為我父當日在離開虎牢關前,曾與大伯、三叔他們敘舊。”

關羽本想阻止,但關平說的太快,只好長嘆一聲。

“如此看來,伯珪兄已經將對劉幽州之怨轉嫁於另兄身上。”葉昭摸著下巴思索道:“雲長,我有一言,或許不太好聽。”

“葉侯但說無妨。”關羽躬身一禮道。

“當年我確實看不上另兄,不止因私怨,而是他好大喜功,不識自身。”葉昭坐下來道:“但上次會盟相見時,卻令我改觀不少,如今的劉備,卻有幾分才幹,不過以幽州如今局勢,公孫瓚如今得了薊侯,又是奮武將軍,已有足夠政治資本,與劉幽州之間,遲早有一戰,我且問你,你是否願意幫助另兄斬殺伯珪兄,亦或是幫助伯珪與另兄為敵?”

“這……”關羽眼中閃過一抹掙紮之色,最終搖了搖頭,一邊是結義兄弟,一邊卻是這幾年來對自己頗有恩義的上官,關羽真的很糾結。

“若是不願,我建議雲長兄暫且留在這邊,或是遊歷天下,總之,莫要回去,等幽州之事有了一個結果,再做絕斷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