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董卓思退(第2/2頁)

“那童謠……”王允看向袁隗低聲問道。

“當是董卓所出。”袁隗嘆了口氣道:“看來董賊已有退避之心,只是如今時機未到,就如那李儒所說,若此時退,天下人會以為他們敗了。”

“太傅放心,允必設法救太傅出來!”王允肅容道。

“不可!”袁隗搖了搖頭,肅容道:“那李儒不殺我,卻將我下獄,便是想要爾等跳出來,而後……”

看著王允,袁隗森然道:“一網打盡!”

“什麽!?”王允聞言,面色不禁一變,駭然道。

“子師此時,絕不可做任何事,就算本初聯絡於你,任何要求,都莫要答應,自聯軍出征以來,董卓對聯軍一舉一動了若指掌,恐怕聯軍之中,有諸侯為董卓所用,不管你有任何動作,都逃不過董卓算計,要殺董卓,當設法挑撥其與呂布之恩怨,那呂布不過一勇之夫,挑撥他當非難事。”

“那太傅……”王允聽袁隗說了這麽多,卻唯獨沒說自救之事,心中有種不降的預感。

“垂垂老朽,何懼死哉,老夫一死無妨,但其他人,不能讓那李儒察覺,此事之後,莫要設法營救於我,更要與我撇清幹系,能得董賊信任最好,若是不能,也當明哲保身,以待時機!”袁隗笑道。

“太傅你……”王允怔怔的看著談笑自若的袁隗,一時間眼角有些發酸。

“欲成大事,切莫效這小女兒之態。”袁隗搖了搖頭道。

“諸位莫非都想陪太傅不成?”李儒從背後走上來,看著擁擠的人群,微微皺眉,寒聲說道。

“走!”袁隗趁勢一把將王允推入人群,而後負手而立,等待那甲士上前,將他押走,他乃三公,哪怕下獄,只要他願意配合,旁人也不能給他上刑具,在甲士的看押下被送去了大牢。

“可曾看清之前袁隗與何人說話?”李儒看著袁隗的背影,招來一名親董的臣子,皺眉道。

“未曾看清。”那臣子搖了搖頭,之前眾人一擁而上,他身量不高,被擠在人群中,哪能看到中間的情形?

李儒看了看袁隗離開的方向,嘆了口氣,散朝之後,跟著董卓一起回府。

“文憂,我等當真要退?”回到董府,董卓帶著李儒徑直入了書房,皺眉看著李儒道。

“嶽父可知,洛陽府庫存糧,已經不夠我軍三月用度。”李儒苦笑道:“西涼糧草要運往洛陽,路途遙遠,損耗頗巨,而且此時繼續占有洛陽,便是四面受敵之境,諸侯雖不齊心,但只要我等留在洛陽一日,便是眾矢之的,不如退守關中,一來有崤崡之險,只需謹守虎牢,便可抵禦百萬雄師,二來諸侯破了洛陽,要再打長安,補給必然拉長,恐怕無人願意再進,屆時嶽父便可以詔書令諸侯相互攻訐,嶽父則作用崤崡之固,內修兵戈,虎視中原,待中原諸侯疲憊,方是我軍兵指天下之日。”

“除此之外,我軍能有今日之勢,全憑西涼軍在背後支持,中原士人,一時間怕是難以接納嶽父,此刻嶽父若是久居洛陽,麾下西涼軍日久思鄉,於軍心不利,而且嶽父若是離得西涼久了,恐怕也會令西涼百姓、羌人忘掉嶽父威嚴,時日一久,嶽父的根就沒了,倒不如退守關中,八百裏關中沃土,足矣養活十萬雄兵!”還有一點,李儒不好跟董卓說,那就是以董卓現在的勢力,哪怕贏了諸侯,也是慘勝,遠沒有蕩平天下的實力,倒不如暫時避開諸侯鋒芒,令諸侯內鬥方是上策。

“便依文憂之言。”董卓思慮片刻後,點頭道:“那袁隗殺了便是,文憂何以將其下獄?”

“此人乃洛陽士族之首腦,有此人在,其黨羽便會不斷浮出水面,我等可將其一網打盡,若就此殺了,怕是那些人會繼續潛伏,於嶽父而言,這些人的威脅,甚至比那關東諸侯更甚!”李儒躬身道。

“有文憂在,吾無憂矣!”董卓聞言不由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