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2/2頁)

“喏!”關羽點頭答應一聲,轉身離去。

虎牢關上,昨日連失三將的消息已經傳回洛陽,今日一早,李儒便已經趕到了虎牢關,牛輔與華雄將李儒接入府中。

“文憂,怎的只你一人前來?”牛輔與李儒都是董卓的女婿,相互之間也比與其他人親近些,沒有過多的寒暄,直接開口問道。

“如今我軍主力在收拾那陳王劉寵,短時間內怕是難以有援軍過來。”李儒搖了搖頭道:“嶽父派我前來協助守城,且與我說說戰況如何?”

“昨日已經報上去了,張苞出關挑戰,被那公孫瓚麾下一員猛將一合斬殺;胡軫不聽我勸,執意出關偷營,卻遭了那公孫瓚算計,不但損兵折將,連胡軫與趙岑也沒了,如今軍中士氣有些低靡。”牛輔苦笑著將戰況說給李儒聽。

李儒聞言,冷笑道:“那胡軫自恃大將,不聽人言,剛愎自用,有此難也在預料之中,只可惜不但折損了兵馬,更挫傷了我軍銳氣,實在可恨!”

“侍中此來,可是有何破敵之策?”華雄一臉期待的看向李儒道。

“未見其軍不好下論斷,當前局勢,以穩守為重,聯軍雖眾,然其心不齊,日久必退。”李儒搖了搖頭,眼下確實以穩守為主。

“不過那公孫瓚連斬三將,士氣正盛,今日應該還會再來,怎的到此時還不見動靜?”李儒疑惑的看向華雄和牛輔道。

“我等也不知道。”牛輔和華雄搖頭道。

李儒想了想道:“待我上城一觀。”

當下一行三人帶著護衛上城觀望,公孫瓚大營距離虎牢關十裏,站在虎牢關上,公孫瓚大營輪廓盡在眼中。

“是不是沒糧了?”華雄突然道:“那公孫瓚輕騎而來,昨日也未見其輜重。”

“他背水結營,聯軍軍糧可直接從河道運送……”李儒說到這裏,突然頓住了,他突然想起之前葉昭派人送來的情報之中所提到的一事,想了想道:“立刻派人乘小舟沿著對岸觀望,看有無輜重送到,明日午時之後,不管是否有糧送到,盡報知於我!”

袁紹跟袁術爭奪盟主,最終袁紹成了盟主,而袁術負責押運糧草,按道理來說,這個結果對聯軍並不錯,但葉昭曾在信中多次提到袁術睚眥必報,恐怕見不得袁紹好過,如今公孫瓚得勝,獲益最大的卻並非公孫瓚本人,而是袁紹,袁術恐怕不會希望公孫瓚繼續張狂下去,若葉昭所言無誤的話,還真有可能被華雄給說中了。

不過畢竟是葉昭一家之言,雙方也並未建立足夠的信任,是否真是如此,李儒還需驗證一番。

當天,虎牢關並無動靜,而公孫瓚也只是結營自守,並未再來搦戰。

一夜無話,到了次日午時,派出去探查的探子回來稟報,並無看到任何船只入營。

“文憂,如何?”牛輔看著李儒道。

“果然斷糧!”李儒笑道:“華將軍,今夜可敢出城再去劫營?”

“文憂以為可行?”牛輔皺眉看向李儒道,他是不主張出擊的,但李儒不同於胡軫,若無把握,李儒不會這般貿然行事。

“算上今日,賊軍已然斷糧快三日了,此刻軍心恐怕已然混亂,根據斥候所探,聯軍如今尚在敖倉之東,明日便會抵達,此時必是那公孫瓚防備松懈之時,此時出擊,必能事半功倍,在聯軍到來之前,破了公孫瓚,聯軍銳氣必消,我等只需固守城池即可。”李儒笑道。

“那末將這便去準備!”華雄點了點頭,起身便要離開。

“且慢,我帳下有一將,名為胡赤兒,雖不如將軍驍勇,卻也力大無窮,可助將軍一臂之力。”牛輔將華雄叫住,笑道:“便將他暫調入華將軍麾下。”

“多謝中郎將!”華雄肅容一禮謝道。

當夜,華雄與胡赤兒分兵兩路,夜半三更時分,突然殺入公孫瓚大營,連續三日未曾飽食,公孫瓚將士心力疲憊,只是因為公孫瓚之威名,才沒有嘩變,此時驟然糟襲,哪有力氣對抗,饒是關羽勇冠三軍,公孫瓚更親自披掛上陣,也難掩頹勢,最終只能在關羽與田豫的護衛下,圖為而去,五千幽州鐵騎,折損近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