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2/2頁)

“知道了,再探!”葉昭聞言,挑了挑眉,揮手道。

“喏!”斥候躬身答應一聲,轉身便走。

葉昭回頭看向戲志才,皺眉道:“一萬多兵馬,洛陽附近,可找不出有人能夠募得這麽多人馬,而且聽起來,似是精銳之士。”

“袁家在洛陽無力與那何進抗衡,引來外兵也不難理解。”戲志才笑道:“不是冀州,便是並州兵馬。”

如果是將袁術招來的話,可以直接從伊闕關入洛陽,那伊闕關守將乃袁家門生,絕不會阻攔,沒理由繞道虎牢關,除非想要在這種時候跟葉昭發生沖突。

冀州……並州……

“丁原?”葉昭突然想起了什麽,篤定道:“定然是他!”

“丁建陽昔日落魄之時,曾受袁隗恩惠,後遷為並州刺史,頗有勇略,帳下並州兵馬也常年與鮮卑、匈奴作戰,皆是驍勇之士,袁隗的確多半會請他來。”戲志才不知葉昭想法,聞言思索片刻後,點頭道。

冀州因為牧野之事,劉宏生前對冀州看的很嚴,短時間內,很難聚集起這麽多人精銳兵馬,是以冀州的可能性不大。

丁原如何,葉昭其實並不在意,畢竟如今的丁原已經年近半百,已是一老朽,或許比以往年少時老練,但要說威脅,葉昭真不怎麽在意,真正讓葉昭在意的,是丁原麾下的人馬。

呂布、張遼,這兩個一個勇貫天下,葉昭當年在幽州戍邊時,便常聽其大名,另一個則有名將之資,哪怕是在將星璀璨的三國時期,這兩個人的名字都足夠耀眼。

懼怕,不至於,但葉昭很好奇這二人的本事究竟如何?

來到這個時代,葉昭已經見過太多的名人,曹操、袁紹、劉備、孫堅,關羽、張飛這些活躍在三國中後期的君主猛將,如今只是呂布、張遼,自然難給葉昭太多驚訝甚至驚恐的感覺,畢竟如今的他,可是實打實的名將。

但遇上這兩個以戰聞名的大將,葉昭也不禁生出幾分手癢,想要稱一稱這兩人的斤兩。

“關閉城門,驅散百姓!”葉昭對著城下下令道。

既然是袁家請來的救兵,董卓入京之前,葉昭可不準備讓他們過去,否則士人與董卓還怎麽鬥?

“主公何以如此慎重?”戲志才有些詫異的看向葉昭,以往葉昭對敵,可都是講究心術,一步步摧毀敵人的心理防線,而後驅兵破之,摧枯拉朽,深合兵家攻心之道。

“這並州兵馬可不似中原那些久不經戰事的軍隊那般孱弱。”葉昭搖了搖頭:“我於幽州戍邊之時,便常聽並州驍勇之名,令鮮卑、匈奴不敢南下,實乃我大漢精銳,這可是鮮血澆灌出來的精銳,若非不得已,盡量避免與之交戰。”

如今葉昭功成名就,只待身退,此時此刻,他可不想自己麾下的兵馬有所損傷。

戲志才聞言點了點頭,看著遠方皺眉道:“只是自這州牧重啟之後,朝廷對各州郡制約越見薄弱,並州乃苦寒之地,又臨邊塞,民生疲憊,一州刺史竟能輕易調動上萬兵馬,放之數年前,實難想象。”

要知道葉昭當年在軍都山戍邊,帳下也不過三校,便已經是幽州大半的兵力,偌大幽州十個郡加起來,也不過一萬兵馬,而且當時的幽州刺史,可無權調動葉昭的兵馬,並州跟幽州條件差不多,甚至還有所不如,如今丁原卻能輕易將並州這麽多兵馬調出來,足見朝廷對各州郡的掌控力弱到什麽程度。

“並州常臨胡患,邊境人人皆兵,要募集軍隊倒是不難,難得是他有何能力豢養如此多的兵馬?”葉昭嘆了口氣道:“世家底蘊,實讓人難以猜測。”

董卓在西涼自立,不上貢朝廷,也不過號稱十萬大軍,而且這十萬大軍中,有不少都是羌胡兵馬,屬於戰時臨時征兆的那種,常駐兵馬能有一半就不錯了,要來洛陽,還要留下兵馬駐守老巢,能帶來八千就不錯了,這還是董卓對西涼有著絕對自主權的情況下。

像丁原這樣無法掌握並州財權,還能這麽輕易調來一萬多精銳,若說背後沒人支持,葉昭連個標點符號都不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