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書(第2/2頁)

“雖然絢爛,卻非長久生意。”葉昭扭頭看向戲志才笑道:“志才也曾經商,當知這經商之道,就在於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無。”

戲志才撫掌笑道:“區區十六字,卻道盡這商事之根本,主公若是從商,怕是數年內便能成為天下第一豪商,看來下一步,主公是想要借著這把火,攛掇陛下售賣書籍了?”

“有幾本已經裝訂完畢的,志才看看如何?”葉昭從懷中掏出一本線裝書籍交給戲志才笑問道。

一本論語,戲志才從葉昭手中接過,有些好奇的翻閱起來,書本很厚,每頁都只有一行字,下面則是一些小字作為對這句話的注解,十分詳盡,至少在戲志才眼中,挑不出毛病來,若是用竹箋來記錄的話,加上這些注解之字,恐怕得耗費上百卷竹箋,而此刻,一本書便能將之完全囊括。

“此書可做家傳。”戲志才將書還給葉昭,感嘆道。

其中注解之詳細,怕是出自名家之手,莫說普通人家,就算是放在一些豪族之中,也能當做家傳之物了。

“志才可知,此書售價幾何?”葉昭笑道。

“價值千金。”戲志才肯定道,哪怕是改成紙質書籍,但也要謄寫,還有上面名家注解,那對許多讀書人來說,可是無價之寶。

“多了。”葉昭搖了搖頭,伸出五根手指道:“這個數。”

“五萬錢?”戲志才怔了怔,皺眉道:“有些賤了。”

“是五千錢。”葉昭笑道。

“這……”戲志才不解,朝廷這樣做,豈非虧本,這注解之人一看便是頗有學問,這等人著書,就算是朝廷,也不能免費征用吧?

“志才看過這本再說!”葉昭從懷中又取出一本論語遞給戲志才。

戲志才接過再次翻閱起來,與上一本並無差異,同樣跟著注解,字跡來看是同一個人所寫……

戲志才突然擡頭,看向葉昭手中的那本論語,神色突然一動:“主公可否將那本給屬下再看一遍!”

葉昭沒有說話,直接將書遞給戲志才。

戲志才將兩本書一一對照,突然擡頭,驚愕的看著葉昭,此時他才發現,這兩本書的內容,竟然驚人的一致,不止是書的內容,而是連字跡也一般無二,他特意找了幾個生僻的字進行對比,得出的結論相同。

“這是拓印?”戲志才突然看著葉昭,詢問道。

“正是拓印。”葉昭點了點頭:“事先寫好文書,請工匠將之雕刻城模板,而後再塗以墨汁,便可進行拓印,工序比較難,但只要刻出一板,只要有足夠的墨和紙張,便可大量復印。”

“此舉卻是撬動世家根基!”戲志才搖頭嘆道:“主公這一招……”

毒!

戲志才最終沒將那個字說出來,但意思已經明了,葉昭這一招,並不只是撬動世家根基,更重要的是,這一切,他並沒有出現在台前,亮於世人面前,而是作為類似幕後推手,將這些東西獻給朝廷,而且不留名。

表面上看來,葉昭有些吃虧,然而這一舉動,卻是將皇家跟世家徹底對立起來,讓天子來承受世家的怒火反噬,而葉昭卻在其中獲得實利。

比如說那萬年燈,這書籍的售賣,以戲志才對葉昭的了解,恐怕也會趁機牟取利益,而且還能得天子信任,甚至可以借此趁機收攏不少人才。

漢朝或許會因此而提前出現分裂,而天子劉宏作為受害者,卻還要對作為始作俑者的葉昭感恩戴德。

最重要的是,一直以來束縛葉昭的身份問題,會得到緩解。

葉昭為何受那些世家排擠?因為葉昭出身或者說跟腳不夠,但表現出來的能力卻讓各大世家趕到了危機,在沒有其他矛盾出現之前,葉昭會成為壓制對象,但當更大的矛盾出現在這些人眼前的時候,他們會將主要精力放在更大的矛盾之上,因此而放松對葉昭的打壓,甚至主動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