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降書(第2/2頁)

什麽情況?

守城的黃巾軍詫異的看著眼前的這些人,一百人就想攻城?而且除了攻堅啥也沒有?

就在一群黃巾軍摸不著頭腦時,卻見城下的官軍紛紛摘下長弓,彎弓搭箭,一次便將三枚箭簇搭在弓弦之上,對著城頭也不細看,張弓便射。

守城的黃巾軍慌忙抓起弓箭進行反擊,只是隔得太遠,而對方用的弓顯然不是普通的弓箭,站在城下射箭,射程竟然比他們都遠,城頭守軍射出的箭矢大都落空,即便有射的遠的能夠夠到,到了對方面前也變得軟趴趴的,隨手一格便能擋開。

一連四輪,將箭囊中的箭全部射完,這些官軍便不再停留,轉身便走,讓守城的黃巾將士一陣茫然。

“快看,這箭上有東西!”有人發現了箭簇之上綁的紙條,為了方便,葉昭這次可是下了不少本錢,弄來了蔡侯紙。

“上面寫了什麽?”

“我哪知道?”

黃巾軍大多是目不識丁的農夫組成,莫說是黃巾軍,哪怕是官軍之中,識字的人也不多。

有的黃巾將領很快反應過來,這個可能是漢軍的降書,連忙命人將紙條收來銷毀,但還是有不少人偷偷地將降書給收起來,何況不少箭簇是直接飛進了城裏面去,更不好收集了。

見官軍沒有立刻攻城的意思,幾名黃巾將領商量了一番之後,找人各自帶了降書回去匯報。

普通的軍士自然無權過問,但不少人對於降書的內容,還是很好奇的,如今葛陵的情況不算太好。

城外的官軍有多少,至今是個謎,大概知道很多,但具體有多少,沒人知道,甚至不知道這個判斷是從哪裏出現的,總之時間久了,大家心裏也就想當然的覺得,自己面對的是朝廷的主力部隊,只是終究在城外,因為有城墻的關系,這並不算太高的城墻,帶給這些黃巾將士的,卻是一份心理上的安全感,也正是因為有這道城墻的存在,才讓他們有勇氣去面對官軍的主力。

但城中眼下的局勢也並不好,何儀、龔都、劉辟。

底層的將士很難猜到頂層的決策者在想什麽,越是愚昧,就越容易將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神化,覺得他們無所不能,自己不可能猜到他們在想什麽,但一座城池,三個勢力,而且相互間並不友好這終歸不是一件樂觀的事情,加上糧草的事情……眼下城中的糧草已經支撐不了太久,這卻是大多數將士心中一個共識。

也正是如此,在發覺漢軍可能有招降意圖的時候,不少人動心了。

何儀、劉辟、龔都三人如何看待這降書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但下午的時候,關於降書的內容,卻是不知道從什麽地方流傳出來,並迅速在城中蔓延起來。

大概的意思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我軍雖有破城之力,然實不願多造殺戮,念及城中黃巾也曾是大漢子民,只是被人蠱惑,不得已卷入這場戰亂,自此刻起,只要願意投降者,可免去罪責,重新成為大漢百姓。

這些話,在何儀等人看來,是很正常的招降話語,但殊不知,卻正戳進了不少黃巾軍的心窩裏。

雖然這次聲勢浩大的起義,的確是底層百姓活不下去之後,爆發出來的反抗,然而隨著黃巾的愈演愈烈,並沒有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反而在大多數黃巾軍占領的地方,百姓過得還不如以前,而且如今不少的黃巾軍,都是被太平教裹挾著,稀裏糊塗的就成了黃巾軍,他們甚至連自己為什麽要打仗都沒能弄清楚,便扛著簡陋的兵器上了戰場,不但要跟裝備精良的官兵廝殺,甚至還要與自己人廝殺,這也是造成人心不穩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夜,何儀正跟黃劭、何曼等將領商議如何退敵之事,忽然見一名黃巾頭目進來,面色慌急的道:“渠帥,不好了,有人偷偷打開城門,幾百個兄弟悄悄出城了,如今我們把守的城墻少了不少人。”

“什麽!?”何儀聞言霍的站起來,咬牙切齒道:“這幫忘恩負義之徒!”

黃劭起身道:“當務之急,先關閉城門,加強監督,莫要再讓人出走。”

“有理!”何儀聞言,點了點頭道:“吳霸,你帶人去關注城門,將守城門的換成軍中精銳,嚴加看管。”

“呃……”吳霸怔了怔,明明是黃劭的主意,怎麽到頭來卻要讓他去辦事?這讓他很不爽,但何儀既然已經發話,他也不好韋康,只能悶悶不樂的答應一聲,前去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