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平流策(第2/2頁)

下午的時候,蔡安來報,衛家衛覬、衛正前來求見,只是此刻蔡邕一門心思都紮在這平流策之中,就算是女兒的婚事,此刻都無心去理會,讓蔡安隨手安置之後,繼續聽葉昭講解這些。

葉昭前身熟讀諸子百家,對歷史也頗有研究,每次戰亂之後,必有瘟疫,這種事情,誰都不想發生,而葉昭用的手段,直接就是前世防止病毒向基地擴散的手段,盡可能做到杜絕,同時從根源上,也盡量減少瘟疫的生存土壤。

這邊等他說完,已經是傍晚了,盧植細細的品味著這平流策,文辭十分普通,若硬說優點的話,盧植也只能說文辭簡練易懂,莫說跟先賢留下來的傳世著作相比,便是當世,任何一個有些學問的人,寫出來的東西,也不會比葉昭這平流策差。

然而也不得不承認,這份平流策,是有留名青史的價值的,雖然大漢也有賑災條款,但像這樣系統全面,甚至將瘟疫、糧草調撥、分配還有戰後重建,恢復秩序都如此系統條理的列成綱領,葉昭這絕對是頭一個。

很平庸,但卻足矣成為傳世經典,不在文辭華美,也不在教育傳承,卻是能惠及千秋萬代的東西。

蔡邕作為葉昭的老師,體會自然更深,而且他也可以肯定,葉昭這平流策絕對是自己所出,其中不少概念,其實葉昭在此前的行為中,已經有了雛形,蔡邕對自己這個弟子可是一直關注的,所以對這份平流策,也比盧植接受的更快。

“修明此番來洛陽,便是為了此事?”良久,盧植一臉嚴肅的看向葉昭道。

“不錯!”葉昭點了點頭:“從梁國開始,到潁川,再到汝南,一路所見,皆是滿目瘡痍,昭實不願我大漢天下再遭波折,想要略盡綿薄之力,只是昭位卑言輕,此番更是有擅離職守之嫌,是以想將此冊拖於恩師,請恩師呈於陛下,不求文達,只求能為這蒼生做些事情。”

盧植聞言,突然長嘆一聲,搖頭道:“若天下士人,皆有修明這份心胸和氣魄,這大漢天下,何至於此?”

葉昭聞言低頭沒有說話,他明白盧植的意思,如今隨著劉宏的放權,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力正在逐步削弱,就算這平流策再妙,若無人執行,也是白搭,只是這事,他不便插嘴。

“子幹……”蔡邕回頭,看向盧植,眼中閃過探尋之意。

盧植搖了搖頭,看了一眼眼前這些平流策,扭頭看葉昭道:“修明此番來洛陽,可要等到結果?”

葉昭搖了搖頭:“昭已於汝南布局,破汝南黃巾便在當下,將此刻呈於恩師之後,昭便要趕回汝南。”

盧植聞言,默默地點了點頭,仔細的將十五卷逐漸一卷卷的卷起來,動作十分小心,仿佛生怕弄壞一般,直到將最後一卷收拾好,才看向葉昭道:“此冊,老夫會與伯喈一起上呈陛下,此乃惠及萬民之事,這次便是豁出這條性命不要,也定要促成此事。”

“那昭便放心了。”葉昭站起身來拱手道:“事不宜遲,昭當立刻趕回汝南。”

“如今天色已晚,城門定已關閉,若無朝廷公文,便是老夫也出城不得。”蔡邕搖了搖頭道:“修明且在府上休息一晚,待到明日再出城不遲。”

“那便叨擾恩師了。”葉昭原本不想留宿,不過看了看天色,也只能點頭答應,如今可是非常時期,各城都實行宵禁,他現在出現在這裏比較敏感,還是盡量不要多生是非的好,當下點頭答應,跟著蔡安前往客房休息。

只是葉昭不願意多生是非,卻並不代表別人願意看他清閑。

衛正百無聊賴的在蔡府園中閑逛,今日對他來說,似乎事事不順,先是在飯莊跟葉昭沖突鬧了個灰頭土臉,然後前來拜訪蔡邕卻吃了個閉門羹,雖然蔡家人對他不錯,但這心裏面還是有些不舒坦,正無所事事間,卻吃驚的看到葉昭從蔡邕的書房裏出來,衛正的面色,頓時變得不好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