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求援(第2/2頁)

終究是混跡官場多年的人物,念頭一轉,便大致明白了葉昭的心思,扭頭看向葉昭,眼中閃過一抹莫名的笑意:“伯喈先生能有賢侄這等弟子,當真是可喜可賀,賢侄他日必有大作為,好,哈哈,好。”

“還需刺史多多提攜。”葉昭默默地拱手道,這古代人心雖然沒有末世那般險惡,但真到了一定高度,其實也差不多,算計之深,甚至比之末日更恐怖,只是在這裏的算計,比末世要更隱晦一些。

“那事不宜遲,在下想這便前往牧野。”葉昭躬身道。

“何必如此著急?賢侄這般一路奔波,想來已經疲憊,修整一晚再去也不遲!”王芬皺眉道。

“兵貴神速,不瞞刺史,在下還有幾個家人留在汲縣監察那太平教動靜,心中十分掛念其安危,還望大人成全。”葉昭躬身道。

“也好。”王芬想了想道:“阿吉,你持我令前往軍營請安東將軍派兵屯駐牧野,一旦有朝廷命令下來,隨時出兵汲縣。”

州牧治還未重啟,漢朝如今軍政是分開的,縱使王芬身為一州刺史,要調動兵馬,也需要通過將軍,不過隨著朝政腐朽,如今這東西也只剩下一個形勢,就如同衛賢能夠輕易調動方悅一般,王芬要調動州裏的駐軍也不是難事。

“喏。”

“在下告辭。”葉昭見事情已經定下,也不停留,當下便向王芬告辭道。

“賢侄且慢。”王芬叫住葉昭。

“不知刺史還有何吩咐?”葉昭回頭,疑惑的看向王芬。

“此乃本官令符,賢侄帶在身上,若真迫不得已,可憑此令,調動牧野一帶郡兵,不過不到萬不得已,還是希望賢侄莫要輕動,否則朝廷那邊,不好交代。”王芬將一枚令符交給葉昭,又將腰間的佩劍解下來,鄭重的交給葉昭:“此劍雖非神兵利器,卻也是大匠以鑌鐵鍛造而成,或可助賢侄一臂之力。”

“這……”葉昭沒有接劍。

“賢侄贈我如此大的功勞,若本官沒有任何表示,豈不恥笑於人,況且此物於我,不過飾品,然賢侄將要去馬城戍邊,或有用得上的地方,莫要推辭。”王芬笑道。

“多謝大人。”葉昭點了點頭,伸手將寶劍接過,對著王芬一禮之後,才告辭離去。

“主公,這就完了?”出了刺史府,一名護衛終於忍不住問道。

“不然呢?”葉昭笑道,這就是身為世家的好處,很多事情,寒門、豪門辦不到,但他們卻可以輕易辦到,葉昭的家世還是其次,最多算一塊兒敲門磚,三代忠良聽起來不錯,但實際上,莫說三代,在這大漢朝中,從光武時期一直傳下來的家族都不少,只要還在仕途的,稱是九代忠良都不為過,至於三代忠良,更是多如牛毛,但蔡邕弟子這個身份可不簡單,以蔡邕在士林之中的聲望,只要不是什麽關乎利益的大事,辦起來都不難,更何況葉昭這次可是擺明了送功勛給王芬。

世家這張大網的能量十分恐怖,若你順著它來,自然一路暢通,但如果這個時候想要逆這張大網,恐怕最後會死的連渣都不剩。

“那現在你要帶我去哪?”管亥看向葉昭,冷聲道。

“回汲縣,讓你看看你那大賢良師如何不堪一擊。”葉昭笑道。

“哼,豎子安知大賢良師神通?”管亥面色一黑,悶悶不樂道。

“那可敢與我一賭?”葉昭看向管亥笑道。

“賭什麽?”管亥皺眉看向葉昭。

“擒殺張角不容易,但我能讓他灰溜溜的離開,甚至連露面都不敢,而且還能借他之手,除掉衛賢。”葉昭笑道:“若做不到,我放你離開。”

“好!”管亥想也不想答道。

“我還未說若我做到了如何。”葉昭好笑著看向管亥。

“嘿,將我綁了這麽長時間,既不殺我,也不拿去邀功,若你贏了,管亥這條命便是你的。”管亥嘿然道。

“跟在本官身邊幾天,你這榆木腦袋倒是長進了不少。”葉昭笑道:“我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