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相府(第2/3頁)

董卓的興致,似乎很高。

他滔滔不絕向丁辰講述他過往的事跡,也讓丁辰更加奇怪。

這,與孫堅有什麽關系?

不過,未等他開口詢問,董卓便自顧自道:“當時,那孫堅也奉命入涼州平叛,是周慎的部下。當時他也曾向周慎獻計,說願意率部一萬,先抵達金城,讓周慎引兵兩萬駐紮在後,以為接應。那邊章城中糧食不多,需要從外面運糧。如此,他們必然害怕周慎的後續兵馬,不敢與孫堅交戰,而孫堅則可以趁機,斷絕糧道。

如果采用了孫堅的計謀,說不定涼州之亂可以很快平定。

可惜那周慎小兒不聽孫文台的計謀,而張溫也不肯用我的計謀,以至於大敗而回,甚至一度失去了對涼州的掌控……

那時候,孫堅才是一個佐軍司馬,就有如此見識,其過人之處可見一斑。”

說到這裏,董卓突然放聲大哭。

丁辰被他這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舉動驚得手足無措,忙問道:“丞相何以痛哭?”

“我哭文台,天妒英才,實在可惜。”

說完,他又哈哈大笑道:“子陽,而今天下,孫堅一死,我便再也沒有可以懼怕的人了!”

他笑得很歡快,絲毫不見剛才的悲傷。

丁辰有點懵了,在一旁,不知該說什麽才好。

董卓笑了一會兒,終於停止。

他眯起眼睛,看著丁辰道:“子陽可知,那孫堅死於何人之手?”

“這個,確不清楚。”

“殺死他的人,是江夏太守黃祖。

他奉劉表之命,與孫堅交手……也是那孫堅命大,被他以冷箭射殺。”

“如此,那黃祖倒是個狠角色。”

“是不是狠角色,某不知道。

可是據某打探,孫堅死後,卻未見玉璽蹤影。”

“啊?”

“其實,人言那孫堅在洛陽得了傳國玉璽,某一開始,亦深信不疑。

可是後來,某又感到奇怪……子陽,不瞞你說,某這些日子也常感到羞愧,當時確實看走了眼,以為弘農王不堪造就,所以才將之廢黜。可是從他後來的一系列手段看,他頗有心思。只不過不想繼承皇位,所以才假死脫身,來了一個金蟬脫殼。”

董卓的眸光中,透著一絲絲的陰森之氣,令丁辰不由得心裏咯噔一下。

“不過,弘農王或許真就對帝位沒有眷戀,但是以他的心思,怎可能沒有後手?

所以,某有些不太相信,孫堅真就得到了玉璽。

今日請子陽來,一是隨某前往相府飲酒,二來嘛就是想要請子陽為某想一想,如果那玉璽一直在弘農王手裏的話,他這一走,會把那傳國玉璽,藏於什麽地方呢?”

一股涼氣,從尾骨沿著後脊梁,直沖頭頂。

丁辰強作笑顏道:“丞相說笑了,末將怎會知曉?”

“哈哈,說起來,弘農王如此相信子陽,甚至不惜將妻子托付,想來和子陽也很熟悉。

子陽就想想看,那傳國玉璽會藏在那裏。

沒關系,子陽也不用著急……待會兒酒宴結束,再告訴我答案不遲。”

丁辰直覺,額頭上滲出了冷汗。

董卓這番話,無疑是說明,他已經知道,那傳國玉璽就在他丁辰的手中。

不過,也許他是真心喜愛丁辰,所以並沒有逼迫太甚。可是,丁辰卻知道,今日酒宴結束後,如果他不交出那傳國玉璽的話,董卓對他的耐心,恐怕也將消耗殆盡。

那時候……

丁辰的手,忍不住放在了身邊的巨闕劍上。

這時候,他已經完全失去了分寸,心亂如麻。

怎麽辦?

最好的辦法,是上前殺了董卓。

可是,丁辰也明白,董卓既然敢把話說到了這個地步,那就說明,他有所防備。

說不定,只要丁辰拔劍出鞘,就會伏兵四起。

想到這裏,丁辰的手,又慢慢松開了寶劍。

“丞相,溫侯派人前來催促,說那邊相府已經準備妥當,請丞相前去查看。”

就在這時候,從大堂外走進來一人。

他身材高大,體格魁梧。

看年紀,大約在四旬上下,不過已是兩鬢斑白。

“徐將軍。”

丁辰認得此人,正是董卓身邊大將徐榮。

看到徐榮在這裏,丁辰不禁暗自慶幸。如果他剛才動手,相信徐榮一定會帶人沖進來。

他出現,就是在警告丁辰,不要心懷不軌。

“哦,既然奉先那邊已經準備妥當,那咱們就走吧。”

董卓笑著站起身來,挪動略顯肥胖的身體,來到了丁辰身邊。

“子陽,咱們一起走。”

“遵命。”

丁辰說著話,抓起巨闕劍。

不過,在他拿起寶劍的同時,徐榮已在有意無意中,橫在了他和董卓之間。雖然,他面帶微笑,可是丁辰卻能感覺得出來,那笑容背後,隱藏的濃濃殺意。待丁辰走出大堂後,看到那庭院中,竟有八百鐵甲軍列陣而立,一個個盔明甲亮,手持刀劍,殺氣騰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