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無題(上)(第2/2頁)

“嗯?”

“這些時日,我一直在想一件事。”

“什麽事?”

“孟德其人狡詐多謀,雖說青年時有些遊俠兒的脾氣,但是從黃巾之亂以來,為人已穩重許多。此人多謀,從這次他親率兵馬,偷襲扈城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說實話,如果不是華雄當時把丁辰隨意扔在了扈城亭,怕是戰局此時已有變化。

我就在想,如此一個多謀之人,何以會倉促行刺丞相?

恕小婿鬥膽,如果換做是我,我會先設法把妻子送出去,而後讓丁辰隨行。這樣一來,就算當時丞相覺察,以丁子陽之勇武,怕是丞相也很難有機會幸免吧……”

董卓頓時坐直了身子,露出凝重表情。

他仔細想了想,點頭道:“確是如此!”

細想那日的情形,如果曹操身邊帶著丁辰的話,他真的會非常危險。

李儒道:“所以,小婿覺得,孟德當日行刺,怕是迫於無奈,或者是被人逼迫,不得已而冒險行刺。丞相你看,他行刺之後,匆匆逃離,甚至連家人都未來得及通知,是何緣故?據我所知,孟德與子陽的阿姐可是非常恩愛,可謂伉儷情深呢。”

“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孟德既然並非真心要行刺丞相,且其人頗有才幹,丞相何不予以獎賞?”

這話鋒變的,讓董卓措不及防。

但細想,似乎很有道理。

“文優別繞圈子了,直說無妨。”

“丞相要拉攏丁辰,其實可以通過曹操向他是好。

我聽說,他之前寄居在東武陽城,招募了不少兵馬和壯士。

前些時候,東郡太守王肱被殺,劉岱啟用了曹操,去平定黑山賊……丞相何不趁此機會派人下書,正式委任曹操做東郡太守,一來可以讓他名正言順平定黑山賊,另一方面則可以向曹操示好,表現出丞相的大度;其三,還可以令山東諸侯對他生出不滿。

到那時候,他為山東諸侯排斥,就只有依靠丞相這一條路。

這樣一來的話,丁辰自然會為丞相真心效力……”

不得不說,李儒是有真才實學。

他在短短時間裏,便想出了一個一箭三雕的計策,令董卓感到非常滿意,更連連點頭稱贊。

“文優此計甚妙,就依你所言。

不過,一個東郡太守,未免有些小氣,在給曹操加一個費亭侯!我記得他祖父當初便是費亭侯,便讓他世襲費亭侯,如此才能展現出我的誠意,文優以為如何呢?”

費亭侯,和世襲費亭侯,可是完全不同。

李儒現在都有點羨慕曹操了,就因為娶了一個老婆,得了一個小舅子,就能世襲費亭侯?

“丞相,果然高明。”

“那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辦吧。”

“喏!”

李儒領命,躬身要走。

就在他出門的刹那,卻忽然聽到身後董卓低沉的聲音道:“文優,未央宮的事情算過去了,但我希望,你以後不要擅自做主。我知你想法,可是我也有我的打算。”

李儒激靈靈一個寒蟬,腳下緊跟著就一個趔趄。

讓董卓把丞相府設立在未央宮,並非李儒的主意。

但他是讀書人,又怎可能不清楚未央宮所代表的意義呢?

當時董卓同意把丞相府設在未央宮,是他真不清楚,那禮儀綱常。而李儒卻未提醒,其實在他內心裏,何嘗沒有一些渴望,希望董卓有朝一日,能夠真登上九五之尊。

現在,董卓把話挑明了,則讓他出了一身冷汗。

他不敢再停留,匆匆離開。

待李儒走後,董卓才慢慢站起身來,步出書房。

今日,陽光明媚,也是初平元年的最後一天。

明天就是新年了,丁辰依舊躲在終南山中,也等同於是向董卓表明了他的態度。

放走唐姬?

似乎並無不可!

弘農王死後,他也監視了唐姬一段時日,可以確定,弘農王是真的死了,而那傳國玉璽,怕並不在弘農王的手中。此前,有傳言孫堅在洛陽皇宮的井裏找到了傳國玉璽,董卓半信半疑。不過而今,看諸侯的行動,他對這個傳言,又有些相信。

那傳國玉璽,莫非真的在孫堅手中?

仔細想想,似乎也很正常。

傳國玉璽,一直以來都是有皇帝身邊的侍從官保管。

當日十常侍之亂,漢帝被張讓劫持離開,怎可能隨身攜帶那傳國玉璽?也就是說,玉璽一定是在他身邊的女官手中保管。而當日亂兵沖入皇宮,女官為避免受辱,跳入井內自盡……嗯,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