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大戟士(第2/2頁)

董卓聞聽,心裏不由得一咯噔,立刻舍了張遼,轉身沖進了大殿。

“在哪裏?”

他厲聲喝問。

有衛士忙指著一具被燒得焦黑,甚至看不清楚模樣的屍骸道:“這屍體就在龍床旁邊,想必就是弘農王。這大殿裏,一共找到了九具屍體,其他八具屍體顯然是閹人,唯有這具屍體完整。”

董卓用一塊布帕捂著口鼻,走過去仔細查看。

說實話,他對弘農王劉辯並不是特別了解,而且屍體已經被燒得好像焦炭一樣,根本看不出胖瘦來。總體而言,身高倒是相差不多,應該就是弘農王劉辯吧……

想到這裏,他蹲下身子準備再仔細查看。

可就在這時候,大殿外傳來一聲呼喚:“皇上駕到。”

董卓忙站起來,轉身看去。

一個少年,在一群內侍和衛士的簇擁下,從外面走了進來。

他年歲不大,長的也極為俊秀,明眸皓齒。

只是,那眼睛略顯狹長,嘴唇有點薄,給人一種刻薄寡恩的感受。

少年走進大殿,便放聲大哭。

“皇兄,皇兄你怎麽就走了呢?”

這少年,正是漢帝劉協。

劉協雖說如同傀儡,被董卓完全架空。

可是在人前,董卓還是要恪守君臣之禮,快步上前,躬身道:“老臣參見陛下。”

“相國啊,我那兄長……”

劉協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董卓道:“陛下節哀,弘農王的屍首已經找到。”

“帶朕去看。”

沒等董卓說完,劉協突然止住了哭聲,沉聲說道。

他年紀不大,那聲音聽上去,還帶著幾分童稚之氣。可是,董卓卻不由得後背一寒。

生在帝王家的孩子,即便是孩子,又哪個是善與之輩?

不過,董卓並不在意,而是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請陛下隨老臣來便是。”

說著話,他就帶著劉協來到那具焦黑的屍體前,停下了腳步。

“兄長啊!”

看到那具屍體,劉協放聲大哭。

他哭的很是動情,全無半點帝王的風範。

他越哭越傷心,直讓一旁的人,不禁心裏微微發酸。

董卓在一旁低聲勸慰,好半天,劉協才算是止住了哭聲。

“陛下節哀啊,切莫哭壞了身體……來人,送陛下回宮休息。從現在開始,北宮守衛加強,任何人進出宮城,都必須先行記錄。若有人擅自進出,以謀逆論處。”

劉協抽泣著,點頭答應。

他一邊走,一邊不時回頭看,露出戀戀不舍之意。

不過,當他走出阿閣宮門,登上了早就等候在外面的車輛之後,臉上的悲傷之色,驟然消失。

“傳話與阿父,那賤種沒死。”

聲音依舊稚嫩,可是聽起來,卻讓人不寒而栗。

一旁的內侍聞聽,大吃一驚,連忙道:“陛下如何知道?”

“朕就是知道!

想用這種方法脫身,倒也高明。

可惜,傳國玉璽一日不出現,他若不死,朕就不能心安。與阿父知,他一定藏在城中。”

++++++++++++++++++++++++++++++++++++++++++

“這小子,可不簡單啊!”

送走了劉協之後,董卓命人收斂屍骸,回到了廣場上。

內心裏,卻嘀咕著,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相國。”

張遼走上前來,低聲道:“發現了一些線索。”

“什麽線索?”

“相國,請隨我來。”

張遼在前面帶路,領著董卓來到了一具屍體前,停下了腳步。他蹲下身子,身手撩起那屍體上的衣服,露出一片慘白的胸膛。

“相國可看到了?”

“嗯?”

董卓的目光,頓時凝滯了。

他俯下身,看著那屍體的胸口。

胸口上,有一個非常奇怪的圖形。

“這是什麽意思?”

張遼把那屍體的衣服重又掩上,站起來,在董卓耳邊低聲道:“相國,這是一名大戟士。”

“大戟士?”

“當年,末將在丁建陽帳下效力時,曾聽他談及朝中各家豪強。

提及汝南袁氏時,丁刺史言:天下私兵,為袁門大戟士為翹楚,三千大戟士,無人能敵。

這大戟士,是汝南袁氏的私兵,唯袁氏馬首是瞻。

除了這個人外,還有二十余人,身上都有大戟士的標志。而這些人,有八人是死於丁辰之手,剩下十余人,皆力戰而亡,無一人投降,絕對是當之無愧的死士。”

董卓聽聞張遼這番話,那眼眸中,頓時流露出駭人的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