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貫被忽略,從未被正視(第2/3頁)

第一個黑暗面,乃是各民族之間的殘殺和壓迫。五胡亂華,就將民族仇殺帶向了一個高峰,在這毫無邏輯的殺戮中,甚至,還產生了冉閔這樣的混世魔王。很多極端主義者,將冉閔視作民族英雄,在這些人看來,對付仇殺的最好方式,是更暴烈的仇殺;然而,冤冤相報何時了,這樣的仇殺,又何能解決根本問題?

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一直持續到了隋朝建立之前。在北魏淪亡之後,中國北方一分為二,其中東方的政權,叫做北齊。北齊的建立者高歡,是個完完全全的漢人,但令人感到悲哀的是,這小子從來沒有將自己當成過漢人,他非但自視為鮮卑人,而且,還變本加厲的實行民族分治,繼續鮮卑民族對漢民族的壓迫——同樣的,在正文中,我們會詳細的看到這些。

第二個黑暗面,乃是世家大族對平民百姓的階級壓迫。

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南梁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傳奇將領,他叫陳慶之,有關於他的傳奇,本書開篇就會提到,然而,大家知道,這樣一位出眾的人物,混了多少年,才擁有了帶兵作戰的機會麽?答案是,陳慶之第一次出征,已經是42歲,而且,當時的他,只是一個不值一提的小人物。為什麽這樣的人物,卻遲遲沒有得到重用呢?原因是,他出生寒門。

這就是這場大亂世的可悲之處,在這樣時勢造英雄的時代,很多草莽英雄,受限於自己的家世背景,居然根本沒有發揮的空間、沒有一展才華的舞台。

傑出人物尚且受到如此壓制,而普通人呢?

第三個黑暗面,乃是社會道德的淪喪、價值體系的崩潰。

柏楊先生,在他的《白話資治通鑒》中,將北齊的統治家族高氏家族,稱之為“人渣家族”。而這個本書也將涉及的“人渣家族”,就是大亂世道德崩潰的縮影。我們或許可以通過一個側面來以小見大——這個王朝自二任帝高澄之後,一直到五任帝高湛,居然一直都是“兄終弟及”的繼承方式。

很奇怪是麽?不符合中國傳統的父傳子的傳位方式,是麽?為什麽會這樣呢?答案是一個字——殺!高洋的太子高殷被五叔高演所殺;而高演的太子高百年,則被他的九叔高湛所殺(死狀之慘,令人不堪入目,詳見本書相關章節)……

為此,高湛同志為了避免此種悲劇,居然在手下人的慫恿下,自動自發自願的,當了太上皇,提前把兒子擡上了皇位。

叔叔殺侄兒,只是這個人渣家族的冰山一角,然而,從這冰山一角中,我們也足以看出,為中國人所津津樂道的傳統道德觀價值觀,究竟已經到了何種田地。

第四個黑暗面,乃是大亂世所固有的現象——戰亂,永無休止的戰亂。

很多人外國人搞不懂,為什麽中國人對一個統一的國家,具有如此強烈的向往,其實,明白中國歷史的都知道,分裂之於中國,就意味著戰亂,而戰亂之於民眾,就意味著苦難,而永無休止的戰亂,就意味著永無休止的苦難。

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楊忠,就親身品嘗過這種無盡的苦難。

然後,到底是誰改變了這種局面呢?誰將這種陰霾一掃而空呢?

答案是——隋文帝楊堅!

隋文帝楊堅,結束了中國各族人民長達數百年的困難,重新完成了國家的統一,並將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推向了一個歷史的高峰,他在外交上也做出了卓絕的貢獻,他甚至贏得了“聖人可汗”的稱號……

然而,現在,我們卻在忽視他!

這是一種犯罪,不是麽?

隋朝歷兩世而亡,是中國歷史的短命王朝。當我們提到隋朝的二世隋煬帝時,我們通常將他跟秦二世胡亥相提並論,由於《隋唐演義》在民間的廣泛影響,甚至筆者小時候都錯誤地以為,隋煬帝修築大運河,只是為了去揚州看群花!

然而,我要告訴大家,這是錯的,隋煬帝楊廣,固然是一個不怎麽樣的皇帝,但是,在中國歷史的亡國之君中,他卻是那樣的卓爾不群。

楊廣之所以亡國,跟一般亡國之君截然不同,他只是因為想要做的太多,邁出的步子太大,他太想證明自己,太想活出自我,太想當個萬事留名的千古聖君了!楊廣的心思,我們可以從他的年號中一觀究竟——大業。

是的,這位被一貫以來所鄙視的亡國君,他的出發點,居然只是想成就大業!

當宇文化及在江都帶著叛軍找到楊廣時,楊廣說到了這樣一句話:“我實負百姓!”是的,比起中國歷史的大量昏君,能夠發自內心的懺悔自己的楊廣,已經是個還算不錯的人物了——不是麽?

而楊廣的失敗,只是因為他個性中的消極面,徹底擊敗了他的積極面,他擁有偉大人物所要有的雄心壯志,但是他卻沒有一個偉大人物所必須的堅強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