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大浪淘沙

亂世爭雄亦是大浪淘沙,有人不但興盛強大就必須有人身消命亡,黃巾之亂方剛結束,諸侯討董之時十八路英傑齊至可謂群英薈萃,但十余年過去當時的很多座上客已然成為一捧黃土,白馬將軍公孫瓚、無雙虎將呂奉先,河北之雄袁本初,這些在漢末縱橫一方叱咤風雲的人傑已然退出了歷史的舞台,紛爭亂世與原始的山林一般都是弱肉強食,力強者生!如今還能繼續自己爭雄天下大業的便只剩下了劉毅、曹操、劉備、孫策等四人,亦是在汰弱留強之中生存下來的一時之雄,他們之間的爭鬥還將繼續延續下去,直到其余三方的倒下。

能夠堅持下來的諸侯越來越少,人口與資源便高度的集中起來,表現在戰場之上就是戰役規模的增大與兵力使用的增加,當年劉毅出征並州劉豹已然算是動用兵力極多的大戰役,可雙方一處亦不過二十余萬士卒,而再看眼前,漢中一處就有劉曹雙方的四五十萬人馬,青州亦不在其下甚或還要有所過之,徐揚一帶的大江則將成為水軍決鬥的場所,周瑜、徐盛、甘寧等水軍名將多半會在此間一較長短!

對這般場景早在數年前的北平集會劉毅與麾下眾臣已然有了預判,將來大戰的規模將會遠遠超過亂世之始,這亦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規律,大勢力之間的對決必將會伴隨著一場規模宏大的主力決戰!因此在燕軍兩年方略的整軍之中都是以此作為努力方向的,八大主力軍盡數擴編到六萬之數就是要增強他們在大決戰之中單獨可起的作用!冷兵器時代,士卒的人數幾乎就可作為對戰力強弱的評判標準了。

當然燕軍的整軍絕不會僅僅是士卒人數的增加與訓練的加強,與之相應還會有著一系列的改變,當年韓信有言:吾之用兵,多多益善。手中掌控兵力的增多對於將領的指揮能力就會提出更高的要求,且並不只是針對主將而言,各級將領都必須在統帥能力上得到加強,且在更多的新式兵種與戰術被加以運用之後他們還必須對所有的這些都有著深入的了解!只有如此才能在實戰之中將其運用到極致,也能更好的與友軍配合將團隊的力量發揮出來!幽州武院在此就起到了絕大的作用,每一次的整訓燕王都是在有的放矢,要強軍必先要強將,只有有了一個堅強的核心作為引導,士卒的戰力才會被引發出來。

身為一軍之將,威信是最為不可或缺的,在自己的一軍之中你必須有著絕對的權威,這取決於將領的統帥能力與個人魅力,和他們過往在戰場之上取得的輝煌戰績亦有著很大的觀連,便以此時燕軍八大主力軍及鐵騎營各營統領來看,無疑都符合這個標準!那麽再往下一級,各軍之中統帥一營士卒的校尉們也必須具備這樣的素質!燕軍之中能夠擔當校尉之職的都必須要在戰場之上有過足夠的功績且還要能夠贏得麾下士卒的敬重與信賴,此乃是燕王劉毅硬性的要求,做不到這兩點你也可以憑借某方面的特長在軍中得到晉升,比如說天狼的那些參謀,可想要作為軍事主官統領士卒出戰卻是缺一不可。

設置天狼在大將身邊就是要更為增強他們的操控能力與對戰局的精準理解,而幽州武院對校尉的培訓則是最為側重他們的戰術能力及個人威望的養成,要想做到在軍中一言九鼎,言出法隨就必須先要以身作則,每戰臨先,還要包括日常對軍法的遵守執行!燕軍軍紀嚴明且將領違之還將受到比士卒更為嚴厲的懲罰就是為此而設!當然除此之外處事公允賞罰分明也是每一個校尉都要時時身體力行的。

因此在燕軍之中的那些一營校尉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之中無不具備極高的威信,他們不會允許有人擅自挑戰他們的權威,敢於如此以下犯上也定會受到軍法的嚴懲,只有層層如此才能做到上行下效,統軍大將指揮起數萬士卒來方才能夠如臂使指!不過對於每一個將領而言,麾下有著一個身份威望都極高的下屬就會是一件頭疼之事,一般來說劉毅和各軍大將都會妥善安排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可凡事總有例外,如今在龍驤軍騎兵營中就有著這樣例外的情況出現。

各軍騎兵營都是在兩年方略的整軍之中新設的,燕王劉毅向來是專才專用,他不會允許在軍中出現外行領導內行的情況,器械營亦是如是!當年設置騎兵營之時那些校尉都是由鐵騎營中抽調而去,還會帶走數百名原本的部下,亦都會是相隨多年的精銳士卒,這對校尉能在短期之內建立威信是極有好處的,且在訓練之中亦可發揮很大的作用,當然這樣的抽調各軍大將的意見也會起到不小的影響,須知當時華雄、嚴綱、樊稠等人對徐晃、張合、太史慈這般的將領都是避之則吉,他們能夠看上的豈不都是自己麾下的幹才?不過此事乃是燕王軍令躲是躲不過去的,一番私下的討價還價後亦不得不忍痛割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