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置身局外

漢中青兗兩處開戰,張虎統領司州長安二營迎戰曹操親領的三十余萬大軍,徐晃鞠義則在肥縣盧縣之處與於禁、曹仁、樂進等曹營上將作戰,太史慈、高覽、高順所部亦在全力以赴的向著盧縣趕進,這東西兩條戰線之上數十萬燕軍曹軍已是糾纏一處,激戰之間形勢猶如一團亂麻,暫時誰也不敢輕言自己取得了戰役的主動。而作為此次青兗之戰的總指揮,趙雲與郭嘉賈詡等人已然趕到了青州蒼縣進行就近指揮,此乃子龍首次獨自擔當如此規模重大的戰役,自然不會有半分的輕視,之前燕軍的所有的調動安排與配合亦是十分細密!

而劉毅本人卻未隨同三弟前往蒼縣依舊是在鄴城之中坐鎮,既然已將此戰交給趙雲,他親自前往只會對其造成影響使之不能放手一為,此時青州之處的戰局形勢是頗為明顯的,並沒有過多的變化,雙方比的就是速度,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就算是劉毅親往也未必就能勝過趙雲,既如此他倒不如給自己一直器重的三弟一個指揮大陣仗的機會,這對將領而言亦是一份十分難得的經驗,不是每個人都有榮幸率領數十萬大軍征戰沙場的,對其掌控大局與協調各軍都會是巨大的考驗,更能樹立起軍中極高的威望,當然前提是此戰可以獲勝!

其實朗生在讓子龍坐鎮青州戰局之時,還曾提出了一個由他和嚴綱樊稠等人率領輕騎突入到兗州境內對夏侯淵守軍加以牽制的方略,以期使得青州的戰事能夠對燕軍更為有利!不過此法一經提出就遭到了賈詡郭嘉包括趙雲在內的強烈抵制!但從戰略上看,此法確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也必須要考慮到季節因素對騎軍的限制,以一隊輕騎深入敵方腹地無論成敗都是冒險之法,燕王可絕不能以身犯險!

對此劉毅並未固執的加以堅持,此法雖在旁人看來有些冒險,可他卻相信由自己親領燕軍精銳騎軍是絕不至有太大風險的,其實郭賈等人亦不是不知燕王之能,可燕軍的既定方略既然是以穩為上,他們就要盡力加以貫徹,否則豈不是朝令夕改,更別說在戰場之上是絕不會少了意外的存在的,兩相權衡之後這個方案便被一致否決!

除了上述種種之外,劉毅將自己留在鄴城之中還有著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也想將自己從此番大戰之中抽離出來,以旁觀者的心態去分析戰局的發展與變化,說不定就可有不同尋常的收獲,而退一萬步來說就算趙雲的指揮發生失誤,有郭嘉賈詡二人在彼定會及時點醒,青州之處實是不用他操心太多,他亦能以稍稍輕松的心情去縱觀全局,常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此前的場場大戰都是自己親臨統領,劉毅還真的從未試過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觀察戰局的發展!

帶了這麽多年的兵,打了十幾年的仗,無論何種戰局劉毅都曾經有過親身經歷,現在天下諸侯之中要論起實戰經驗恐怕曹操都要遜他一籌,但也正應了那條道理,水平越高,膽量越小,這並非貶義。高手在布局之中都是想要盡量去避免意外的出現的,尤其是優勢在手的時候,倘若沒有意外戰局就沒有懸念,雖然明知做到此處極為苦難,可他們還是會去嘗試面面俱到!似劉毅曹操這般的雄主,他們的信心都是建立在一次次的大勝之上的,等閑絕對難以將之動搖!

戰陣的經驗與謀劃的周詳都是優點,但也極有可能讓你陷入一個固定的思維套路之中而不知變通。以攻擊漢中作為對劉毅發動青州戰役的回應無疑乃是眼下曹軍最佳的作戰方案,除此之外他們都要落入對方的精心準備之中而在下風之勢支撐!可說這個圍魏救趙避實就虛之法並不困難,可偏偏曹操與其麾下一幹大才卻都沒有想到,而經法正提出便對之極為贊賞,這就是思路的靈活的重要,法孝直初投曹操不久正沒有落入那種固定的套路之中,有此眼光亦不足為奇!

當然對此反應不甚機敏的可不止曹操與荀彧等人,劉毅張虎郭嘉等亦是慢了數拍,雖說其中有著戰局難測的影響,可思維的僵化對於志在一統天下的劉毅而言乃是極為可怕的,堅定原則沒有錯,但過於直白就會導致沒有變化而使得敵軍應對起來很容易抓住重點!而有時候準備的越是充分卻也越會有患得患失的心理,潛意識之中總覺得處處都是漏洞,這便是備多則失了,但亦有有備無患之言,這些看起來互相矛盾關系錯綜復雜卻都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爭奪天下又豈能簡單?關鍵還在於能否抓住問題的重點,找出主要的方向所在。

眼前在漢中青州兩處與曹軍大戰,燕軍的目的何在?這個問題早在兩年方略之時就已經有了答案,那便是借兵力雄渾之勢最大限度的壓榨對方的生存空間,靠著自己優勝的實力逐步蠶食!無論是在戰場還是民生之上劉毅都要將自己的優勢漸漸擴大,這是不容更改的原則亦是眾人精心商議之後的一致決定!此原則肯定是不會錯的,可自己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之中是否有著一味求全的地方?又是否將主要精力用的太過分散?鄴城之中的朗生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