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水陸兩棲

徐州下邳城外的軍營之中,飛虎軍士卒正在場上揮汗如雨的操練著,這是新近補充入飛虎軍的新兵,考慮到徐州剛剛占領不久,眼下還需以安定人心發展生產為主,此次這裏並沒有負擔任何征募士卒的份額,一切皆由其余各州調撥,作為和冀州並列的戰略要地,穩定是徐州最為需要的。不過下邳乃至徐州百姓的踴躍卻超過了甘寧的預期,雖然在南方的廣陵等地有著不少百姓隨同劉備遷往揚州,可在北部包括治所下邳在內的各處對幽州軍的到來卻表現出了很高的熱情!

對於幽州軍,徐州百姓是有著一種天性之中的親熱與感激的,當年曹操為父報仇兵發徐州,所過之處屠戮極多,使得百姓人心惶惶,下邳亦是岌岌可危,可在此時,一路人馬的到來卻使得他們免受戰亂之苦,銳不可當的曹軍也在與之交戰之後選擇了撤退,這支軍隊正是幽州軍,而領軍的將領就是如今的燕王本人,劉毅在徐州百姓之中擁有的聲望連他自己也沒有預料到,九年之前他的舉動會在此時得到了極大的回報,在甘寧徐晃進軍徐州之時得到了百姓很大的配合,他們心中之道這支軍隊是當年那個救了徐州的劉將軍麾下,直至今日徐州百姓對那支軍隊的戰力以及他們對自己的和善還是記憶猶新的。

這對劉毅而言是一件頗為驚喜的事情,淳樸的徐州百姓對於恩德的記憶超過了他的預期,而龐統在考慮徐州安定的同時也恰到好處的將徐州百姓的這股熱情恰到好處的引導在了各個方面,其中的一點就是軍事,除了幽州等各州的調撥之外,徐州民間也湧起了一股投軍熱潮,只是短短的十日,甘寧與徐晃就得了足足萬五青壯,而以他們為將的眼光看來,徐州之處的兵員素質還是極為優秀的。

在前番的幾場大戰之中,甘寧的飛虎軍與徐晃的龍驤軍損失是各軍之中最小的,戰力保存相對而言也是最為齊整的,此次補充入二軍的新兵總共不過萬五之數,其余的三萬則是鞠義覽率領而來的新編烈火軍,這三萬人中有著將近八成的新兵,其余兩成則是各軍抽調的將校與老兵,他們將成為新編之軍的基礎。烈火軍作為此次征兵之中兩個新編的主戰兵團,滿編的人數應該是六萬,可此時劉毅制定的兩年方略僅僅過去四分之一,它還有著很長的一段時間可以用於補強,畢竟征募士卒還要建立在不影響百姓生活與社會生產的基礎上。

對於這萬五新兵,甘寧大手一揮,全部撥給了烈火軍,讓其統領鞠義心存感激,而對興霸來說大哥的霸業就是自己的追求,他絕不會在其中去計較個人的得失,也不會有所謂自身的實力,另一個關鍵就是他對鞠義練兵之能的期許,他對此人並不熟悉,只知他是大哥看重的戰將,且還有公明之言,這些已經足夠證明鞠義的優秀。而在各軍的配置之上,烈火軍也是處在整個陣線的後方的,在它形成真正的戰力之前,甘寧要力保他的穩妥,雖然最近並無戰事可兵家之事誰也難以預計,最前沿的守衛工作自然是交給了徐晃的龍驤軍。

此時正是七月酷暑之時,但校場之上士卒的訓練強度並未因此而有所降低,一個時辰下來身上的衣服早就為汗水所濕透,可那些新兵卻沒有多少的抱怨,其實說是新兵他們在家鄉之時都是受過比較嚴格的訓練的,徐州作為劉毅新得的戰略要地,在此次征募士卒的過程中得到了劉毅最大的重視,也將幽州並州等地的郡國士卒最大限度的先行派來此處,而那些所謂的郡國兵正是劉毅之前對預備役的一種嘗試,更是他一直貫徹到集會之時的精兵策略的雄厚基礎與後背備。

在當年的幽州,郡國士卒與大漢其余各州還是有著不同的,他們不是專職的軍人,平時仍舊要忙於農事,劉毅在這一點上有著明確的重點規劃,而由於幽州的富足他們的待遇卻還要勝過其余各處的郡國兵。論起操練,幽州各州的郡國也不是普通意義上的那種守備治安部隊,除了時間上寬裕一點之外,執行的都是主戰兵團的練兵要則,而在其中發揮了最大作用的就是那些退伍的百戰老兵,這是他們繼續揮灑胸中豪情的地方,也是他們在退伍之後能夠回報將軍的場所。

因此劉毅屬領之中郡國兵的戰力也是不容小視的,也許在實戰與經驗上他們與一線的主戰兵團還有著一段差距,但與其余各州的郡國甚至是主戰士卒相比他們都幾乎能做到不落下風,這一點在冀州之戰中就得到過證明,也使得劉毅更為堅定的將這種制度推行下去。

習武的人都知道所謂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兩個時間的苦練是最能增長功力的,同樣的道理對士卒的操練也是一般,嚴寒酷暑對他們的體力與意志都是一種極佳的考驗。不過說到此處就不得不提幽州軍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在這樣體力消耗極大的操練之中,士卒們的營養都能得到最大的保證,幽州軍的素質是否天下無敵可能曹操劉備還會有些爭論,但若論起夥食的完備與豐富,他們卻是毫無爭議的天下第一,也正是由於屬領各處的富足與物質的極大豐富才能讓劉毅做到這一點,政事與軍事之間從來都是相輔相成,息息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