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驚喜不斷

至少到目前為止,器具所的設立都是劉毅穿越今世之後的最為得意之處,精巧的手工創意與刻意的教育栽培結合起來造成了它如今的輝煌,進入器具所已經成了如今天下所有能工巧匠們的共同心願,這個現象絕不僅僅是在劉毅屬領的數州之中,每年都有不少各地的巧匠們攜家帶口來到劉毅治下討生活,對於這些人朗生是極為歡迎的,只要他們為州府工作就能得到足可維持生計的報酬,在如今的狀態之下,器具所除了研究機構的功能之外已經有了一些工廠的雛形!

目前這樣的形式只是維持在官方管控之下,新事物的出現一定要有著深厚的社會基礎,目前的大漢在這個基礎上還是比較薄弱的,暫時不可能有太過跨越時代的舉動,不過這對劉毅而言已經足夠了,站在他的角度,那些能工巧匠們的到來就是一種變相的人才流動,包括幽州書院在內,他的治下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來自大漢各處的各種人才,在這樣的情形更加完備之後,就能形成加速發展的基礎。

不可否認在一開始的器具所中是存在很多目不識丁之人的,但劉毅在此處推行的義務教育大大改善了這一情況,由於時代的不同,那些能工巧匠們對於學習讀書寫字有著極為濃厚的興趣,反過來也促進了他們手藝的進一步精進;而在德行方面漢末的民風還是十分淳樸的且劉毅一直相信一句話“仗義每多屠狗輩”,此外器具所也有著一套自身考核定級的制度,所有的工匠們分為甲乙丙三等,對應不同的地位與待遇,其中楊善與徐剛都是特甲!這個制度的運用更增強了所中之人的上進意識,因此每進一步地位與收入包括名聲都會有所提高,你別看徐剛對官職不在乎,對這個特甲的稱號可是極為珍惜的。

此處也在此證明了一點,管理出效益,管理靠制度,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後世企業發展所必備的,精於此道的劉毅將之用於今世也得到了極好效果。在掌握了知識之後,那些能工巧匠們更能用筆與語言將自己的觀點與想法表達出來,在器具所中劉毅向來推行一種敢說敢言的風氣,制度中還有著對此的專門獎勵,像魏翾這個甲初的地位就是因為千裏鏡的提出而有一定成效才被提拔的,如今完成之後他很有可能會在下一次的考核之中被評定為甲中,對此劉毅很少會用自己的威望去加以幹涉,因為對一套完善的制度而言,最怕的就是不公!他要盡力去維護這條制度的公平性,因此他的獎勵多在物質方面。

在這樣一套制度的慣例之下,可說器具所的研究風氣之開放絕不在幽州書院之下,早在風若曦嫁入劉家之前,內中就有人專門研究恢復古代大匠的手藝與機括術,劉毅要做的就是盡量開闊他們的思路與想象,因為想象力才是人類發展的原動力,而這些手工精湛專業知識豐富的匠人們一旦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就能更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如今劉毅手中的千裏鏡就是器具所效用的最好體現,就算從後世穿越過來,朗生可沒有帶著英年早逝的度娘,很多東西他都只有一個極為模糊的印象,望遠鏡的理論他只是粗略一提,可如今卻成為了現實,這來源於器具所中之人創新與實際操作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比之器物本身更讓劉毅行動,在如今的器具所內還有著三個來自蜀中的道士,位列乙深之位,他們所研究的項目正是火藥的雛形!

“志才、雋乂,你等也看一下吧。”看著燕王舉著這根鐵管不斷的巡視四周,圍觀眾人都有著好奇的心理,包括戲志才與大將張合在內,劉毅微笑著將千裏鏡先交給了戲志才,並教給他正確的觀察方式,不出所料,後者接過千裏鏡一觀便如主公一般愛不釋手了。

“軍師、軍師、給某一觀!”這把一旁的張合急的心癢難熬,可劉毅卻沒有理會他這個心腹愛將的感受,而是溫和的對魏翾言道:

“翠曾,如果這根鐵管的直徑再加擴大,而你又能打磨出更大更厚的鏡片,應該還能增加它的遠度吧?你做的相當不錯,這樣的千裏鏡一共做了多少,工藝是否繁復?”聽燕王發問,除了魏翾之外不少所中之人都是連連點頭,燕王的很多問題往往都能問在點子上。

“屬下不敢當大王誇贊,大王所言應該是可行的,不過目前只能做到如此,屬下正在繼續經驗,想要將鏡片加大加厚不管對手工要求極高對材質也有很大的要求,眼下一共做出了十具,按如今的工藝材料足夠的話十天就可制成一具,不過屬下手中的材質只夠十具之用了,且有一半要用作精研,倘若大王需要還可做出五具。”得到燕王的誇贊,魏翾面上也有掩飾不住的激動之色,一半來自劉毅的認可,一半來自成功的喜悅,不過談到具體之時,他的態度十分的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