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抗戰時期的教育】(第2/2頁)

陶行知說:“一萬法幣。”

周赫煊笑道:“現在物價飛漲,一萬法幣哪夠用?我給你十萬!”

1941年夏天的一萬法幣,只夠買幾十袋面粉。

陶行知剛坐下就重新站起來,抱拳道:“都說周先生是及時雨,這回我是真的相信了,陶某感激不盡!”

周赫煊說:“以後學校資金不夠,盡管來找我。”

陶行知感動得不知說什麽才好,只是不停的抱拳揮舞,連連說道:“多謝,多謝!”

希望小學這些年也是一直在辦的,日軍入侵華北之前,周赫煊就讓文繡等人帶著學生南下。現在大後方已經有80多所希望小學,主要吸收戰爭孤兒和貧寒子弟入學,順便也幫一些低級知識分子解決了生計(當老師)。

如果說抗戰期間國民政府有什麽施政亮點,那無疑要數教育事業了。

抗戰初期,常凱申就特別做出指示,把學生從征兵對象中剝離出來,並大力發展教育來為戰後恢復做準備。八年全面抗戰打下來,國府的地盤越來越小,經濟越來越困難,但教育卻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

(大後方)在校小學生數量,從1936年的300萬,增長至1943年的676萬。在校中學生數量,從1936年的48萬,增長至1945年的120余萬。在校大學生數量(含專科),從1936年的4萬,增長到1945年的8萬余——其中還去除了大量輟學參軍的學生人數。

全國大學和中學的學校數量,不但恢復到戰前水平,甚至比戰前增加了將近一倍。

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雖然常凱申幹了很多混賬事,但卻對教育事業非常重視,財政那麽困難都還在加大辦教育的力度。咱們說句實誠話,這些在抗戰中走出的學生,為後來新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