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南戴北周】

在《菊與刀》問世的同時,好巧不巧,南方那邊出了本《日本論》,兩書問世的時間相差不到半個月。

戴季陶的《日本論》,一向被視為研究日本的重要著作,日本學者認為它比《菊與刀》寫得更深刻。

畢竟,真正了解日本的,還得是中國人。

不過《菊與刀》被周赫煊大修改後,內容已經面目全非,只保留了原作者大致的思想,連內容框架都不一樣了。

上海。

國富門路有一棟小洋樓,是蔣百裏最近買下的。他把北平的舊居賣了7500大洋,又向興業銀行辦抵押貸款,終於湊夠錢在上海買了自己的房子。

北伐剛剛開始時,常凱申、孫傳芳和吳佩孚同時發出邀請,希望蔣百裏能去做他們的參謀長。

蔣百裏最開始答應了吳佩孚,但他不是去做官的,而是想奉勸吳佩孚跟廣州革命軍合作。吳佩孚當然不會聽從建議,於是蔣百裏便辭職走人了。

由於傳統的節義思想作祟,蔣百裏短期內不想事二主,隨即拒絕常凱申和孫傳芳的邀請。但他最終還是去了孫傳芳那邊,不是做五省聯軍參謀長,而是擔任類似於地方警備司令的職務。

蔣百裏這些年都不願摻和軍事和政事,頗有些棄武從文的意思。他撰寫的《歐洲文藝復興史》,到了21世紀,仍舊是中國美術專業學生的重要選讀書籍。未來中國歷史課本中,有關文藝復興意義的那塊,基本上沿用繼承了蔣百裏的觀點。

不僅如此,蔣百裏還參與創建了文學研究會,加入了新月社,於徐志摩交情頗深。

兩年後蔣百裏入獄,徐志摩激動之下,直接扛著鋪蓋卷陪蔣百裏坐牢——真在監獄打地鋪睡了一晚上。

自從孫傳芳兵敗失勢後,蔣百裏便處於賦閑狀態,每天的主要功課便是讀書看報。

最近,蔣百裏發現兩本有意思書,一本叫《菊與刀》,一本叫《日本論》。

蔣百裏先是看完了《日本論》,因為這本書字數更少。

怎麽說呢?

《日本論》在第一章就開宗明義,說中國人有研究日本問題的必要,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書中主要論述了日本的神權、皇權、文化、武士道思想,以及國體制度、社會階級、軍國主義、明治維新、南進北進(南為東南亞、太平洋,北為朝鮮、滿蒙)策略等內容。

總的說來,戴季陶的《日本論》一書,觀點客觀中肯,行文平和講理。既有對日本的批判和諷刺,也在某些地方有稍許美化,最大的優點是對日本國體構成和擴張策略分析得比較深入。

蔣百裏對《日本論》還是很贊許的,唯一讓他不喜歡的是,戴季陶在字裏行間,隱隱約約透出一種對日本的敬慕。

放下《日本論》,蔣百裏又開始閱讀《菊與刀》,只看完開卷一段話,他就感到精神猛震。

跟戴季陶的中正平和比起來,周赫煊的筆鋒更加犀利直白。兩書都是把日本視為未來之敵,但戴季陶要含蓄得多,周赫煊卻根本不加以掩飾,明明白白指出日本會侵略中國。

在討論日本民族性上,戴季陶只用了“虛偽”一詞,周赫煊卻用的是“矛盾”。

戴季陶在書中論述日本的“南進北進”策略,沒有直說日本侵略中國,也沒說日本要和諸國列強再發戰端。周赫煊則直接指出,北進就是占據朝鮮和東北,南進就是占領台灣、東南亞和南太平洋,中日早晚得有一場全面戰爭,甚至把歐美諸國都要卷進去。

不過兩人有些觀點還是相同的,比如說日本的明智之選是聯合德國,以抵抗歐美和蘇聯。

但在中國的選擇上又截然不同,戴季陶認為中國也應聯合德國,周赫煊卻認為應該爭取美國支持。

蔣百裏閱讀到《菊與刀》中間的章節,那是對中日未來戰爭的假象。他越看越興奮,忍不住想要拍案叫絕,周赫煊明確指出,日本人的國力不適合打持久戰,而中國的戰略縱深會把日本人拖垮。

如果中日之間真的爆發戰爭,中國完全可以按照《菊與刀》的思想進行抗戰。這對中國是有利的,同時也不怕日本看了此書會咋樣,因為日本既然想要打仗,那根本就會無視這些細節。

是的,無視。

日本老謀深算的政客們,根本就不想和中國爆發國戰,因為他們深知自己的劣勢。

真正挑起戰爭的,是那些沒有腦子的軍人。

什麽,首相不願打仗?

既然如此,為了大日本帝國的未來,首相大人,請你去死吧!

這就是日本的下克上傳統。

蔣百裏對日本人了解極深,在歷史上,當中日爆發戰爭後,蔣百裏對中國抗戰極為樂觀。他寫的《日本人》一書當中,開篇居然在可憐日本人,認為日本自尋死路,從政治、經濟、外交等多方面預言日本必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