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章【魔幻現實主義】(第2/2頁)

以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和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為標志,宣告著“五四文學革命”開始,它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十年間,全國大大小小的文學社團,以及相應的刊物,足有100多個。

它相當於一場文學界的思想啟蒙運動,白話文寫作讓漢字的力量獲得釋放,極大提高了信息和科學的傳播速度。知識分子的思想觀念得到進一步解放,自由、民主與科學受到人們的追捧。

五四文學革命,同樣也革新了中國文學的創作思維,大致分為“為人生派”(現實主義)和“為藝術派”(浪漫主義)。

“為人生派”認為,文學是一種工作,它應該反應人生、反應社會現實,探討關於人生與社會的一些問題。所以,這一派創作的小說,也被稱為“問題小說”。

問題小說的扛鼎大拿首推魯迅,《狂人日記》堪稱此類翹楚。其中“鄉土文學”在問題小說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或多或少都受魯迅影響,反應了當時中國農村的尖銳問題。

“為藝術派”則剛好相反,他們強調作家的自我表現,其中以郁達夫為代表人物。這派作品更講究文學技巧和表現形式,在追求個人解放的同時,也充斥著欲望和小資情調。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郭沫若的革命文學,常常也被劃分進“為藝術派”。

不管是“為人生派”,還是“為藝術派”,相對老舊文學而言都是進步的,都是五四文學的組成內容,只不過各自表現形式不同。

時至今日,五四文學已經發展成熟,並且步入瓶頸時期。不管是鄉土文學、革命文學,還是自敘派意識流,都很難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各種題材已經寫爛,繼續創作只能是拾人牙慧。

一部分人開始把目光投向國外,比如即將興起的“新感覺派”,便是受日本文學影響。

周赫煊的魔幻現實主義版《神女》,一旦在雜志上連載,估計會讓無數作家驚爆眼球,整體呈現懵逼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