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響應】(第2/2頁)

沒等那個女學生念完,其他女生就已經圍在她身邊看報紙。只見頭版頭條上配有兩張新聞圖片,一張是張學良在演講,另一張是文繡用剪刀割發。

特別是文繡那張照片,讓女學生們熱血激昂,當即就討論開來:

“刀妃真乃奇女子,不僅登報起訴離婚,現在還斷發明志為國家出力!”

“是啊,新時代女性正該如此。”

“家裏催著我回去結婚,現在我要學文繡,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中國教育事業!”

“還有半個月就畢業了,我們都去希望教育基金會應聘教員吧。”

“怎麽只辦小學啊?”

“小學怎麽了?基礎教育也很重要的。”

“可我們讀的是師範大學,去教小學的話有點浪費。”

“我管它大學小學,只要是為國家出力就好。”

“同去,算我一個!”

“……”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京津地區各大學校中,特別是女學生,被文繡斷發的舉動所感染,一個個都吵著要加入其中。

魯迅先生如今還沒離開北平,他準備教完畢業班再南下,前往廈門大學任教。當天上課時被學生們一番鼓動,魯迅晚上回家就寫了一篇雜文,題目為《試論中國教育之希望》:

“中國的現代教育,大抵要從晚清時候說起。庚子年間,洋人的槍炮聲將西太後耳朵震聾,惶恐不安中頒布了癸卯學制,各類新式學堂遍地開花。這大約是在學德意志和日本的教育強國吧,可惜遮遮掩掩、畏畏縮縮,只學了些皮毛……

及至民國,我們終於也有了教育部,部長先生就是蔡元培君。我被蔡君邀請到教育部任職,歷任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教育部僉事,本想大展拳腳,卻不免碌碌無為。大總統忙著做皇帝,革命黨要護國護法,竟無一人關心教育。我等教育部職員連薪水也不能領足,又何談教育興國?直至今天,我都沒弄明白,我這教育部僉事有何效用,每日點卯罷了……

靠政府辦教育,那是決計不行的。就連北大都等米下鍋,已然半年沒發工資了,學員教授借錢度日,難以維持生計。

中國之教育還有個特點,無論南北皆以辦大學為榮,小學堂多無人問津。只因辦小學堂見效太慢,難獲政績,官員自然不肯下力氣。倒是鄉間富紳,每每有慈善之舉,出資維持著地方私立小學,以邀聲名……

今有中華希望教育基金會成立,以振興基礎教育為宗旨,出發點我看是極好的。我早年寫過一篇《文化偏至論》,談到立人和興國的問題。立人要從孩童著手,看十來歲的孩子,便可逆料二十年後中國的情形。新的孩子們,應該活潑、健康、頑強、挺胸仰面,有朝氣,他們超越了過去,中國就趕上了未來……”

許廣平也是女師大畢業班的學生,她拿著魯迅這篇稿件,讀罷之後,忍不住問道:“先生,你真的看好那個希望教育基金會嗎?”

魯迅抽著煙,搖頭道:“難說,張學良是奉軍少帥,他搞的團體,難免帶著其他意圖。我倒希望他們是真心為國。”

“中國基礎教育真的很糟糕?”許廣平問。

魯迅皺眉說:“我在教育部當了幾年僉事,對此非常清楚。就拿直隸最富裕的縣舉例,私立、公立小學堂共有28所,看似數量很多,但情況十分糟糕。最大的一所小學堂,教員12人,學生97人;規模最小的,教員1人,學生才13人。全縣小學教員加起來大約80多個,學生人數還不滿1000,全縣一年的教育投入不足3000塊。八成以上的孩童,都是沒機會進學的。”

這個數據太離譜了,平均下來,每所小學一年的教育資金才107元,就這還是直隸地區最富裕的縣。

許廣平默然,良久才感慨道:“看來大力興辦基礎教育,已經勢在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