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內鬥

隨著崔乾佑的死,這場灞橋之戰最終落幕,在得到了楊豐不殺他們的承諾後,田乾真率領剩余還在抵抗的叛軍全都放下了武器。

楊豐的西域軍獲得完勝。

在這場收復長安之戰中最大規模的決戰中,兩萬五千西域三鎮軍斬首一萬級,逼降三萬五千敵軍,安祿山在關中的三大主將一死兩降,只有張通儒率領三千胡騎逃走,至於其他的收獲就不用說了,雖然叛軍戰馬的數量不像在大食一樣,但也為楊豐增添了近萬匹戰馬和馱馬,而且叛軍在長安洗劫並攜帶走的財物全便宜了楊豐,另外這些叛軍的盔甲武器也全都便宜了楊豐的那些炮灰們。

後者其實根本沒有武裝。

楊豐抓他們就是當苦力的,又不是讓他們上戰場的,再說他也沒有那麽多武器,他的軍械庫在碎葉又不是在這裏,而且這時候各軍都在拼命擴充,包括李亨在內誰也沒有多余的武器給他。

但現在他們不用赤手空拳了。

總計三萬炮灰全部武裝起來。

至於那些降軍……

送西域去修鎮妖塔!

楊大帥很幹脆地發話。

好吧,這個沒人和他爭,他俘虜的就歸他了,他願意殺就殺願意留就留,反正隨便他處置。

至於那些俘虜……

他們沒資格有意見!

四千三鎮輔兵,一萬河中新兵,就這樣押著三萬降軍去河中。

除此之外還有近兩萬以各種方式搶到的女人。

楊豐承諾無論降軍還是那些新兵,到河中後統統發地發女人,如果河中的女人不夠那就讓留守的李夫人安排人再出去搶點。

或者幹脆找阿布·穆斯林收購點。

這家夥正在兩河攻城略地,手中搶的女人肯定不少,一套鏈板甲兩個大食少女,他是絕對不會拒絕的。

總之俘虜們就這樣處置。

實際上不光他俘虜大批敵軍,就在灞橋之戰結束時,被崔乾佑留下或者說遺棄的近十萬炮灰,同樣在長安向郭子儀和王思禮投降,這些人都是叛軍在長安附近甚至城內抓的壯丁,被李俶很仁慈地一聲令下全部解散回家,那些附逆官員抓起來等候處置,皇宮重新清理幹凈,被轟塌的城墻組織人修理,城內被毀的建築該清理就清理該修繕就修繕,這可是京城,話說皇帝陛下還得回來……

呃,這個問題暫時還有點麻煩。

真得有點麻煩。

至少目前李亨還不能回他的皇宮。

因為李隆基還在成都。

雖然他已經承認李亨繼位,可李亨若回長安他卻賴在成都不回來,那麽這太上皇在成都繼續發號施令的話,李亨這個皇帝做得有什麽意思呢?

這長安是回到李家手中了,可問題是李家誰說了算還得鬥一鬥。

準確說還得看看南方的另一處戰場。

李璘。

李璘謀反。

當然,李璘是肯定沒謀反,這一點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他只是被他爹當槍使而已。

李隆基在成都也不老實。

他雖然承認了李亨繼位,卻早就已經在布局,將還在世的幾個兒子全部分出去,遙領的江陵都督李璘,廣陵都督李琦,武威都督李珙,全部正式赴任,另外給他們加節度使,實際上就是想讓他們牽制李亨,讓他們趁機掌握兵權,到時候李隆基就可以借助這幾個掌握兵權的兒子,逼迫李亨交出皇位。

但他的幾個兒子也不傻,李琦和李珙不去,我們沒興趣給你當槍使跟李亨搶皇位,我們就當我們的太平王爺。

只有李璘去了。

而且完全按照他的意圖在江陵招兵買馬,迅速建立起一支實力不弱的武裝,雖然李璘肯定也想過以後和他爹聯合,以江淮加劍南的軍隊重新逼李亨退位,然後他爹重新登基,再把他立為太子,但那只是個計劃而已,甚至連計劃都算不上,最多是李璘心底深處的一點點小野心,至少目前來講李亨說他謀反那就純屬血口噴人了,人家怎麽謀反了?人家堂堂江陵大都督,皇帝的親弟弟,奉太上皇旨意帶著軍隊巡視長江,以保證太上皇在劍南的安全有錯嗎?

作為皇帝的弟弟,大唐在長江中遊所有府兵的最高統帥,親自率軍巡視維護長江沿線安全,地方官員卻橫加阻撓甚至兵戎相見。

那揍他們有錯嗎?

這兵荒馬亂風雨飄搖的,誰能保證這些地方官員不是有野心向割據?

難道我為我兄長的江山考慮周全些有錯嗎?

我路過廣陵過去看看有錯嗎?

那廣陵難道不是大唐的城市,我難道不是大唐的地方官員嗎?

完全沒道理嘛!

當然,李亨也完全沒必要和他講道理,這種事情有什麽道理可講?一旦李璘率軍到達揚州,掌控這個大唐的財政來源,再以高官厚祿收服南方那些藩鎮和世家,以物資供應掐住關中各軍的命脈,就算李亨回到長安也早晚得被他們逼著交出皇位,然後退回太子,哪天李隆基心情不好隨便抓個理由,就可以把他的太子廢掉,甚至再過些日子就可以賞杯毒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