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2/4頁)

李素皺了皺眉,打斷了高藏,面色有些冷意了:“國主這話恐怕不太實在吧?我知你在泉蓋蘇文面前表面上唯唯諾諾,實則心中暗懷雄心,有取而代之之志,暗地裏籌謀準備了許多年,如今高句麗朝堂上下和軍隊裏,應該都有為你效忠之人,我甚至清楚你必然有了萬全的布局和具體的計劃,泉蓋蘇文領十五萬大軍在遼東和大行城一帶,都城平壤空虛,而你,已做好了在平壤起事的準備,只是你沒想到我們大唐會打到平壤來,壞了你的謀劃……”

李素盯著高藏惶恐不安的臉,冷笑道:“國主殿下說你毫無實權,這話可就太不真誠了,別的不說,找幾個人趁夜暗中打開城門還是辦得到的吧?你不肯為我們開門,是害怕前門驅狼,後門迎虎,也害怕我們走了以後,風聲傳到泉蓋蘇文耳中,他不會放過你,對吧?”

高藏聽得冷汗潸潸,臉色漸漸發白。

李素嘆道:“國主既然心有疑慮,又何必事前向我們自薦為內應?既想討好我們,又怕得罪泉蓋蘇文,既想從中撈到好處,又不肯為我們出力,國主啊,世上哪有那麽多左右逢源的好事?連尋常農戶都知道先付出勞動才有收獲的道理,難道你不知麽?其實你只要橫下心派人跟我們說一聲,老老實實承認自己慫了,或是擔心引狼入室遭人非議,我們絕不怪你,破城之後仍待你如上賓,好吃好喝招待你。”

高藏渾身發顫,良久,垂頭嘆息道:“李縣公一眼看穿小王的心思,小王心服,夫復何言。”

李素看著他,忽然噗嗤一笑,道:“現在這般光景,其實最合國主的心意,對吧?你看啊,平壤城是我們大唐王師強行攻破的,王宮也是我們闖進去的,你這位高句麗國主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我們的將士押至帥帳,所有人都看到了,這件事與你完全無幹,將來就算泉蓋蘇文回來,他也不會怪罪到你頭上,反而要安撫你,所以直到現在你還在演戲,不是演給我和大將軍看,而是演給外人看,讓所有人都知道你其實是個被動甚至被迫的角色,如此,你便避免立於危墻之下,只等我們離開後,你便可以從容布局對付泉蓋蘇文了,對嗎?”

說著李素輕聲嘆息:“借刀殺人,趁亂取利,國主好算計,說來倒是把我們也當成了你手中的棋子,你一定覺得我們破城之後會將泉蓋蘇文的爪牙逆黨全部斬殺,泉蓋蘇文空領十五萬大軍,回朝時卻發現朝堂已被我們殺戮一空,而你,埋下多年的伏筆便可展露崢嶸,無論朝中還是軍中,你的棋子們都會趁勢而起,發動嘩變了,對吧?”

“國主,論玩弄權術謀略,我們中原王朝早在一千多年前便是你們祖宗了,班門弄斧,殊不可笑。”

高藏嚇得兩眼圓睜,目光恐懼地看著李素,許久之後,眼見著他的表情慢慢變化,從驚惶到驚駭,最後慢慢恢復平靜,最後忽然笑了起來。

李素饒有興致地看著高藏的表情變化,也跟著他一起笑了,李績冷眼旁觀,目光中忽然殺氣迸現。

高藏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深,目光卻越來越陰沉,堆滿笑容的面龐愈發竟漸漸猙獰起來,仿佛一只被人驟然撕去偽裝的野獸,徹底露出了真實的面目。

嚴格來說,高藏做的事其實也是李績和李素原本想做的事,高句麗的朝堂是個爛攤子,李世民更不願見到一個萬眾一心的高句麗朝堂,所以國主高藏耍弄一點詭計陰謀,試圖推翻泉蓋蘇文,對大唐來說自然是喜聞樂見的,反正亂起來最好,越亂越好,這場你死我活的爭鬥無論誰輸誰贏,削弱的都是高句麗的國本,對大唐有利無害。

早在打進平壤城之前,李素便對高靈貞說過自己的意圖,他也希望高藏能起事成功,把那個該死的泉蓋蘇文推下去,甚至主動開口願意向高藏提供幫助,幫他殺泉蓋蘇文的逆黨爪牙,幫他穩定平壤朝局,而高藏之所以不給唐軍開城門,最終的目的也是為了在保障自己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順利推翻泉蓋蘇文。

說起來雙方都是殊途同歸,可帥帳內的李績臉色卻勃然變了。

因為在李績的價值觀裏,高藏此舉絕不能歸入“殊途同歸”那一類,用“暗藏禍心”來概括反而更加合適,而且暗藏的是對唐軍的禍心。

雙方在沒見面以前,高藏便將唐軍當成了他手裏的棋子,打定了主意利用唐軍為他清除道路上的障礙,首先蒙騙唐軍,說是願意為唐軍的內應,獲取唐軍的信任,最後關頭卻臨時反悔,唐軍費盡辛苦付出犧牲才強行攻開城門後,高藏又裝出被俘後的無辜者模樣,讓城內所有看到他的人相信他是被動的受害者,甚至被押進帥帳後,還試圖用演技來蒙騙李績和李素,讓他們主動為他誅殺泉蓋蘇文的逆黨,這些事情做下來,從頭到尾都沒有他的參與,可他卻成了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