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2/3頁)

還是該揍,不揍不長記性,欠錢挨揍跟殺人償命一樣,從古至今都是天經地義的規矩。

吳扶風帶上小吏和差役,李素則帶上薛管家和幾名下人,眾人出了侯府大門,神情悠閑地朝村頭的田野走去。

太平村說大不大,村裏百十戶人家,時前由於前隋戰亂,民間人口銳減,直到如今貞觀年間,大唐的人口也不多,所以朝中出台各種政策鼓勵民間生育,因為人少便代表著生產力低下,明明有廣袤肥沃的良田,卻無人耕種。

太平村也是如此,人口不多,荒地卻不少,而且很多荒地都很肥沃,卻因勞動力不多,只能眼睜睜看它們年復一年荒蕪下去。

李家原本有四百來畝地,名下的莊戶也有近百人,當初買的都是肥沃的良田,位於村東頭,恰好跟東陽的封地交界,吳郎中此番前來丈量土地,按李素的要求,也將朝廷賜下來的土地重點放在村子東面,與原來的土地接壤。

這裏是一片平原,土壤質地很不錯,中間夾雜著幾座不高不矮的丘陵小山,地是荒地,山是荒山,山上稀稀疏疏長著一小片不成林的雜樹,地裏不時竄出幾只瘦弱的田鼠,山上也不時跑下來幾只錦尾野雞和狐狸,站在原野中間,頂著頭頂炎炎的日頭,卻無端感到一股悲涼蕭瑟的氣息。

丈量的事自然由下面的小吏差役去做,吳扶風的心思一直放在李素身上,小眼睛每隔一會兒便情不自禁瞟一下李素的表情,生怕得罪這位喜怒無常的小惡霸。

見李素忽然皺起眉,吳扶風心頭一緊,急忙陪笑:“侯爺對這塊地不滿意?不打緊,換個地方重新量一下便是,太平村隸屬涇陽縣,下官來之前曾調閱了涇陽縣的籍地案宗,村裏人少地多,很多良田都荒廢了,侯爺對這塊地不滿意,咱們換一個地方便是。”

李素搖搖頭,朝身後的薛管家瞥了一眼。

薛管家會意,上前蹲在地裏,雙手插入幹涸的土壤中,挖起一大團幹土,用手指掰碎了仔細端詳,然後湊到鼻子前聞了幾下,李素看得眼角直抽抽,有必要搞得跟毒梟驗貨似的嗎?瘆人。

“好地!”薛管家點點頭,隨手扔掉幹土,拍了拍手,神情很滿意:“算是良田了,待到秋冬時多下幾場雨,明年開春後土裏肥得流油,種啥長啥。”

李素點點頭,擡起手臂一劃拉:“這一塊地多大?”

吳郎中手搭涼棚認真眺望片刻,道:“沒量出實數,以下官看來,約莫五百來畝吧……”

李素指著廣袤平原裏十來座小山包,道:“這些山也給我了,不過不能記在冊裏,你也知道,山上不長糧食,只能種點樹,十幾二十年的不見模樣,給我我當然要了,但記在戶冊裏我就虧大了,吳郎中你說呢?”

吳扶風毫不猶豫地點頭:“成,都劃給侯爺了,山包包長在地裏,要挪也挪不開,官上便不造冊了,全由侯爺處置。”

反正都是荒山,而且是朝廷的山,與吳扶風幹系不大,慷朝廷之慨對他來說毫無心理壓力。

整個丈量土地的過程很和諧,很融洽,沒有任何爭論,李素的每一句話基本都是有求必應,令李素心情舒暢,直嘆老天瞎眼,所謂“善惡有報”都是屁話,當初不揍吳扶風那一頓,哪來今日這般如飲瓊漿的感受?

眯著眼眺望遠處的田野,李素指了指前方一塊已經種上麥子的良田,道:“那塊地上面種了現成的莊稼,要不也直接劃給我?”

吳扶風看了一眼,臉色頓時苦下來了。

“侯爺,那……是東陽公主殿下的封地啊,下官,下官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啊……”

先不說東陽的身份,就是尋常百姓家的地,人家上面已經種滿了莊稼,眼看快秋收了,你大嘴一張就要劃過來,沒這麽欺負人的。

“公主殿下與我交情甚好,劃過去她不會說什麽的……”李素試圖說服他。

吳扶風汗都下來了,今日小心再小心,這位侯爺終於還是出了幺蛾子。

“侯爺……這真不是下官能管的事,要不,您跟公主殿下商議一下?”

正說著話,遠處忽然走來倆人,一個穿著玄色道袍,另一個也穿得很素凈,走路姿態款款盈盈,如風擺楊柳。

李素眯著眼看了一會兒,忽然笑了。

嗯,熟人,不過和吳扶風這種性質的熟人不一樣,這位可是真正的熟人。

說曹操,曹操到,曹操的輕功江湖排名第一。

烈日下,小宮女綠柳舉著油傘,幫東陽遮住刺眼的烈陽,一主一仆亦步亦趨,朝李素眾人走來。

東陽眼裏也含著笑意,似久別重逢的情人,美眸裏柔情流轉,像一團團理不清的線,纏纏繞繞住李素的心。

薛管家和眾下人自是認識東陽的,急忙躬身見禮,當著眾人的面,李素也不敢壞了規矩,於是也朝東陽躬下身去:“臣,涇陽縣侯李素,見過公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