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終卷) 定鼎 第六十四章 潰擊(第2/2頁)

實心鐵彈威力是大,但密集性殺敵能力不強,而一艘大中型海船,即使被重型拋石弩近距離轟砸,想要其徹底散架崩裂,也非一時間能奏功。六輪炮擊之後,居前列的高麗戰船雖說多數已面目全非,但不幸給打斷船桅傾覆的戰船畢竟少數。即使有好幾艘戰船前舷板被打穿,海水直往船艙裏灌,但高麗戰船一樣采用水密艙結構,一處的破損還不會叫整艘船快速下沉。

高麗水師將卒似乎看到近舷接戰,依仗船多人眾獲勝的希望,一時間也是旗鼓大作,竟然不顧炮擊之下的巨大傷亡,要一鼓作氣的殺上來接舷搶船。

葛援只是冷靜地看著敵船沖進一千米範圍內,傳令艦首炮裝散彈準備。

護衛艦與舊式集雲級戰艦尺寸相當,但為了能在艦首甲板上安裝艦炮,減少一組船桅,采用雙桅復式縱帆結構,再采用更多的集風帆,航速倒沒有減慢,不過在艦首甲板安裝艦首炮,增加兩個炮位倒是其次,更主要的是使得護衛艦的戰術更靈活。

相比較之下,津海級及林政君級戰艦,目前只能使用側舷炮擊的戰術,海戰近舷時靈活度不足,而要更多的依仗護衛艦。

最先進入散彈射殺範圍的是從左翼接近的敵船。

左翼舊式戰船雖沒有安裝數量眾多的側舷炮,但津海級戰船除了艦首、艦尾各裝備兩門十二斤炮外,艦首還額外安裝一門二十四斤重炮作為主艦炮,火力實際比護衛艦弱不了多少。

面對一側蜂擁而來的近二十艘中小型敵船,左翼護衛船陣以一艘津海級戰船為主,三艘集雲級戰船為輔,接舷而戰也是旗鼓相當,何況有九門火炮能同時發射散彈?

錐形的彈幕到三百米遠處,已經形成遮天蓋地的彈雨,幾乎將為保證沖擊力,而保持錐形陣列殺來的敵船陣首部五艘戰船都覆蓋在內……

相當於兩千張強弩一次齊射所形成的彈幕,叫高麗水軍將卒真正領教到遠戰不是天堂,接舷近戰更是地獄。

包括淮東水師在內,要考慮船桅、甲板的結構復雜及狹窄,即使在近舷作戰,重甲及長兵重刃的使用也會受到嚴重的壓制,故而水軍戰卒多以皮甲或合甲以及薄鐵片紮甲為主。皮甲及其他輕甲的防護力雖然比重甲要差一些,但更適合結構復雜及狹窄的甲板接舷作戰。

但在散彈所形成的彈幕之中,高麗水師將卒尤能深刻地感受到重甲是何等的珍貴。防護重弩的人形大盾在之前的炮擊差不多都毀掉,再者接舷而戰,水軍將卒有盾還只是持護盾,他們此時正拿著護盾聚集在船首甲板準備接舷作戰時沖上淮東戰船……

雖說三百米甚至更遠的距離,用護盾能遮住頭胸等要害,但護盾遮不到的地方,給鉛丸猛烈地撕開,薄皮甲難以形成有效防護,只要肉眼能見,就能看到腰、臂、大腿的衣甲給撒碎,給打得血肉模糊,看著鉛丸在體內破開一處處碩大的血洞,頓時變成人間煉獄。

而在稍後位置的高麗水師將卒,目睹了這一慘狀,看到五艘戰船竟然一次性給打癱,給打成人間煉獄,頓時喪失再戰的勇氣,惶然劃槳逃散。

左翼包抄船隊的情形,叫金承宗親率從正面強攻的主力船隊看到,金承宗自然也沒有勇力去試近距離彈幕的威力,緊急叫停戰船,瘋狂往反方向逃撤。而右翼的包抄船隊,視野給淮東戰船擋住,看不到左翼的情形,雖然主力船隊後撤,但是反應不及時,依著慣性往淮東戰船的右翼逼近。

看到敵船要逃,淮東在右翼的護衛船隊也顧不得等待更有利的射擊距離,提前發射散彈,打癱為首的兩艘船,余船也頓如鳥獸散,往右翼的淺水海域撤逃。

葛援未立即下令追擊,即使順風,敵船逃出實心鐵彈的射程也要一會兒時間,追擊必然要調整護衛艦的方位,反而會減弱火力。再者近距離追擊敵船,本身就是戰列線炮擊戰術的大忌。作為特混艦隊的指揮官,所要具備的戰術修養,是將敵船保持在射程範圍進行炮擊,而要摒除以往近舷作戰甚至野蠻沖撞的傳統戰術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