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終卷) 定鼎 第五十六章 太行山奇兵(第3/3頁)

“從鶴壁往南,封鎖十分的嚴密,人能過來就算謝天謝地了,鐵料、焰石還有硫磺等物運不過來,只能讓你們就地準備。”吳敬澤說道:“不過有了斷面灰鐵,造伏火弩就容易了。苦膏這邊不能造,但胡狗子死活也猜不到苦膏是伏火丹的主藥,還以為是染料。我們這次就帶了三千斤苦膏來,以後陸陸續續還能偷運一些進來,但其他都要你們這邊準備。”

苦膏是伏火丹最關鍵的一味主料,是焦煤油的提煉物,倒不是太行山裏不能造。不過在加強太行山獨立鎮師戰力的同時,林縛也擔心火藥及火炮技術太早傳播出去,故而還是使苦膏還是由淮東直接偷運進去。

苦膏在給發現燃爆性之前,本身就是作為青藍染料的原料來使用,跟傳統的藍染很相似,非淮東匠師不能分辨,故而吳敬澤他們冒充染料商人進晉中,就絲毫沒有給覺察。

吳敬澤聽得山中已經備下七八千斤優質的斷面灰鐵,知道要造重型伏火弩不可能,但四斤輕型伏火弩能造二十架來,四斤戰弩也是最容易造的——四斤戰弩即使發射散彈,也能抵得上四五十張強弩,技術成熟後,造二十架輕型伏火弩,要比造八百一千張強弩容易、省事。而且四斤輕型伏火弩,不比十二斤、二十四斤重弩那麽笨重,最適合隨機動性不足的魏中龍所部在薊西地區野戰。

太行山獨立鎮師戰力偏弱,而且燕胡對太行山裏的抵抗勢力不是沒有防備,要想太行山獨立鎮師,在北伐戰略發揮大作用,必須要出乎燕胡人意料的加強其戰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