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終卷) 定鼎 第七章 相逢一笑(第2/2頁)

但是這一道心理關口的組成很復雜,在國家及民族概念還沒有徹底形成之前,能否忠事於朝廷,忠事於帝室是文臣武將最為核心的忠義標準,林縛一旦廢除元越,另立新朝,這道心理關口就會頓時破去。由於會擔心要受到淮東的打擊跟壓制,淮西諸多將吏甚至有可能主動地附從董原投降燕胡。

淮西的問題不解決好,林縛沒有辦法在東線集結足夠的兵馬用於北伐,甚至有可能叫燕胡短時間裏重新扳回軍事上的劣勢,將極大拖延北伐收復中原的進程。

用嶽冷秋牽制董原,甚至要保證在董原突然投敵的情況,淮水從壽州往西,經桐柏山北麓一直到方城隘口的防線不會因此立即崩潰,林縛才能較為放心地將主要兵力集中到東線,將來北伐也能少許多制肘。

林縛要給嶽冷秋、陶春、鄧愈、嶽峙等人更多的放心,當然嶽冷秋等人也要給林縛,給淮東諸人更多的放心。故而在宴間,林縛、高宗庭等人與陶春所談的事情,要比宴前元歸政在場時所議要深入得多,詳細得多,決定由樞密院向渦陽、虞城以及正陽等城派觀察武官以為聯絡,而經濠泗起運的糧秣,也由淮東這邊派船隊配合經渦河運入防區,以各種途徑加強彼此間的聯系。

臨了,林縛說道:“本院近日來習字頗有心得,想贈一句詩於你及渦陽諸人共勉……”叫人拿來筆硯,寫下“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十四字,送給陶春。

陶春心堅如鐵,但讀此句,看著席間相陪的高宗庭、敖滄海、陳定邦等人,一時間也是感慨萬千,眼窩子竟有些濕潤。不過他心裏也清楚,林縛寫下這十四字,與其說是對往事的感慨,不如說是對以後的承諾。

※※※※※※※※※※※※※※※※

元歸政、劉庭州、陶春還將留在樊城一段時間,高宗庭也是暫緩幾天返回江寧,林縛則於十九日乘舟沿漢水而下,返回江寧去。隨行除宋浮等人外,還有趙虎所率的一萬余禁營步軍精銳及葛存雄所率的第二水營即日後將改編為靖江水軍的兩萬主力。

與此同時,宋佳則啟程往徐州去與劉妙貞相聚去。

林縛親自督轄上饒、荊襄會戰之事,期間還在豫章坐鎮兩三個月,有一年時間未歸江寧,這一年時間裏,諸女裏也只有宋佳陪伴在林縛身邊。

林縛要宋佳陪侍在身邊,也是宋佳知悉軍事,謀略不在三五男兒之下。江寧諸女心裏也能明白這點,但不管怎麽說,也是宋佳在林縛身邊專寵了一年之久,怎麽叫江寧諸女心裏一點都沒有妒忌?宋佳不陪林縛回江寧去,便是不想在林縛將諸女的心頭火滅之前,回江寧引火燒身去。

既然沒有宋佳隨行相伴,林縛也是歸心似箭。丟下葛存信、趙虎等人率水軍及禁營馬步主力在後緩緩編隊而行,林縛在曹子昂、宋浮、周普等人的陪同下,乘座船,叫數艘戰船,千余扈衛地保護著,沿江先行。

途中只在江夏停了一夜,與傅青河小聚一番,沿途其他將吏參見,都到指定地點登船隨行一段時間再下船去。林縛倒是毫不耽擱,日行夜航,於二十六日便抵達采石。

荊襄一捷,徹底扭轉了燕薊崩潰之後江淮軍民低落的士氣,北伐在江寧亦是人心所向,淮東諸人自然要為林縛這次歸京大造聲勢。胡文穆先期進江寧,不過是為此事鋪墊。

在胡文穆等大臣的進奏之下,軟磨硬泡,定下“天子郊迎”之禮,以彰林縛荊襄獲捷之功。

為“天子郊迎”以便有足夠多的兵馬以壯聲勢,趙豹等騎將提先一步率騎營東返,集結於采石,打算在采石護送林縛走陸路班師回江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