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權傾 第四十四章 窮寇(第2/2頁)

“周知眾隨行還有三千多騎兵,骨頭頗硬啊!”馬蘭頭說道。

馬蘭頭率三千兵卒從淮陽急行百裏趕來增援,將卒也是筋疲力盡,與走泉山南麓的陳韓三殘部錯過,甚為可惜。淮陽援軍這時只能先避入徐州休整,也是加強徐州城的防守,不參加追擊,馬蘭頭趕來這邊參加軍議,還小喘著氣。

“難啃也要硬啃下去。九裏山初戰,我以一敵二,未曾落下風,這時他們急著北撤,更無心戀戰,我們只是要將周知眾所部的步卒纏住即可,周爺所言,我覺得可行。”孫壯說道。

“行,就依周爺所言,孫壯、李良各率本部先行追擊,但保不定那赫雄祁要強攻我本陣,沒有騎兵掩護側翼不行,還要勞煩周爺率一部騎兵隨我前退。”劉妙貞下決定道。

“嗨!”周普大嘆一聲,他也是心癢好戰,不需要劉妙貞照顧,但想到劉妙貞是主將,也就忍住沒有抱怨什麽,依她所言行。

那赫雄祁能率騎兵留下來殿後,對周知眾及新附軍已經是仁義已盡。孫壯、李良各率一部騎兵往東西兩側馳出,消失在夜色之後,那赫雄祁能猜測淮東騎兵是要繞過他去追擊周知眾,但考慮到外圍形勢的復雜性,最終沒有分兵攔截,而是盯住劉妙貞的本陣,緩緩後撤。

※※※※※※※※※※※※※※※※

在劉庭州回渦陽之後,董原雖不知道林縛為何有信心在徐州城下獲勝,但也如林縛所願,令肖魁安點齊一萬兵馬,隨他北進睢陽。

本身長淮軍要從大梁撤出來,守住睢陽,就能保護長淮軍南撤的側翼不受燕虜攻擊,從這個角度,董原也要率兵先進睢陽。

董原在睢陽得知陳韓三公然叛變而在徐州城外給劉妙貞打得大潰的消息,已經是子夜,正是那赫雄祁下決心讓周知眾率部先行北撤之時。

董原雖有派探馬前往徐州觀戰,但沒有接近戰場。淮東軍在徐州城下的大捷,詭異而急促,令董原詫異莫名。

徐州大捷,林縛立有平叛禦侮兩樁大功,怕是若不封郡公不能賞其功,董原心裏酸溜溜忌恨異常,但也令肖魁安謹守睢陽,他親自點齊八千兵馬東進,趕往沛縣參加攔截,至少分些功勞,不使顏面過於難看。

※※※※※※※※※※※※※※※※

雖從沙家集北撤到沛縣才八十余裏,但周知眾所部在後有追兵,前有堵截的情況下,一直拖到十一月初三,也就是在他率部北撤的第三天,才趕到沛縣,甚至比董原還晚半日。

董原、孫壯、李良配合作戰,與周知眾所部接戰,兩戰皆得。周知眾被迫退守沛縣殘城。

周知眾給困在沛縣殘城,劉妙貞率淮陽鎮主力銜尾追擊在其後,那赫雄祁擔憂幹糧吃盡,馬糧將絕,絕不敢再拖延纏戰,也不敢將騎兵壓上決戰,最終放棄周知眾所部,繞過沛縣北逃。

在那赫雄祁北逃後,周知眾即率部突圍,給打得大潰,僅率千余殘兵逃出。周知眾殘部在從魚台、曹州之間通過時,又給梁成沖撿到便宜,一戰再潰,莫紀本也給梁成沖手下部將斬殺於馬下。

此時林縛已到徐州,指示劉妙貞繼續率淮陽鎮主力北進,一直到魚台才停下步伐,進駐魚台殘城。

而在此時,曹子昂、寧則臣率鳳離營主力也趕到徐州,與林縛匯合。

林縛使曹子昂坐鎮徐州,他親率寧則牙、馬蘭頭、耿泉山等將,於十一月九日從徐州點齊兩萬兵馬趕赴魚台,與劉妙貞匯合,再北進麟州。

淮東在北線的精銳,超過四萬精銳都聚集在麟州,距離壽張不足一百五十裏,要是將董原、陶春、梁成沖等部兵馬邀過來,就能湊出十三四萬的大軍出來。雖以步卒為主,但借徐州大捷的余勢,完全有可能一鼓作氣將在壽張集結的七八萬虜兵擊退,順手解了東平之圍。